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2019年04月28日 浏览:

题型1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体

1.熟记三类分子的空间结构

(1)四面体型分子:

(2)六原子共面分子:

(3)十二原子共面分子: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数目判断技巧

(1)烃基连接法:甲基、乙基均一种,丙基有2种,丁基有4种。如:丁醇有4种,C4H9Cl有4种。

(2)换元法:如C2H5Cl与C2HCl5均一种。

(3)等效氢法:有机物分子中有多少种等效氢原子,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种,从而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的方法。分子中等效氢原子有如下情况:

①分子中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

②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

③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位置(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时)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4)定1移2法:分析二元取代物的方法,先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从而可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如分析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先固定其中一个Cl的位置,移动另外一个Cl。

3.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

(1)若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一定,但取代基种类不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多少是由取代基的种数决定的,此时分析的重点是苯环上的取代基,如C6H5—C4H9,因为丁基有四种不同的结构,故该烃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2)若取代基种类一定,但位置不确定时,可按下述方法处理:当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时,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有邻、间、对三种;当有三个取代时,这三个取代基有“连、偏、匀”三种位置关系(如,R表示取代基,可以相同或不同)。

4.酯类同分异构体的确定

将酯分成RCOO和R′两部分,再按上述方法确定R—和R′—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二者数目相乘即得每类酯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后求总数。如C4H8O2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思考程序如下:

HCOOC3H7(丙基2种)1×2=2种

CH3COOC2H5(甲基1种,乙基1种)1×1=1种

C2H5COOCH3(乙基1种,甲基1种)1×1=1种

同分异构体数共有:4种。

题型2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应用

物质

结构简式

特性或特征反应

甲烷

CH 4

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

乙烯

CH 2 == =CH 2

①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②加聚反应

③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



①加成反应

②取代反应:与溴(溴化铁作催化剂),与硝酸(浓硫酸催化)

乙醇

CH 3 CH 2 OH

①与钠反应放出H 2

②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③酯化反应:与酸反应生成酯

乙酸

CH 3 COOH

①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

②酯化反应:与醇反应生成酯

乙酸乙酯

CH 3 COOCH 2 CH 3

可发生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彻底

油脂


可发生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彻底,被称为皂化反应

淀粉

(C 6 H 10 O 5 ) n

①遇碘变蓝色

②在稀酸催化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

③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和CO 2

蛋白质

含有肽键

①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 ②两性  ③变性 ④颜色反应

⑤灼烧产生特殊气味


题型3 根据结构简式推测有机物的分子式和性质

官能团

主要性质

名称

结构

碳碳双键


①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加聚反应

苯环

 

①取代反应(硝化、溴代)

②加成反应(催化加氢)

羟基

—OH

①取代反应(酯化、两醇分子间脱水)

②与金属Na的置换反应

③氧化反应(催化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醛基


①还原反应(催化加氢)

②氧化反应(催化氧化、银镜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羧基

①弱酸性

②酯化反应

酯基


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