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有影响,但这个时期中华文化尚未形成)
2、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V
3、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中的:“强势文化”。V
4、相传我国从汉朝开始,历朝历代都没有史官。(改“夏商时期”)
学00934399优东得秀技点元科升软广-限司心公1164网有慧44d3件33eb途
5、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改为“文字的发明”)
6、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渐走向没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社会发展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7、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改为“文字”)
8、汉字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只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与史书典籍的延续。X(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得益于汉字与史书典籍,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学00934399公1164网元技点98cf升限途bcf2有的是慧44d3优07e2e42e东得秀是科司心件33eb8b7e方软-广
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始终辉煌。(中华文化在近代也经历了衰微)
1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占居首位。(改为“占有重要位置”)
12、滇黔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吴越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说反了)
13、不同区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改为“渐趋融合”)
14、各民族文化具有趋同性。(不能用“趋同”一词,一般用“趋同”都不选。)
15、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
网途bcf2技点98cf升公1164慧44d3e3a0东得秀是件33eb8b7e方优07e2e42e限司心科量元b7fcf760得有的是学00934399-软广 16、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之精髓。(改为“中华民族精神”)
17、中华文化已发展到顶峰。(文化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18、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V
19、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民族无高低贵践和优劣之分)
20、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去掉“最”。因为民族精神也无高低贵践和优劣之分)
21、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面临危机,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这种精神无论在哪个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22、团结统一的精神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的产物。(很早就形成了)
23、中国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主张放弃使用武力。(太绝对了)
广途bcf2公1164-4aaa学00934399升东得秀是ac8d4126科量限心技点98cf软习司心网件33eb8b7e方优07e2e42e有的是慧44d3e3a0得元b7fcf760得
24、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改为“各国人民”。)
25、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改为“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6、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说反了)
27、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抹杀了爱国主义的时代性,在不同时期,爱国有不同的内涵)
28、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改为“经济和科技”)
29、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夸大了爱国主义作用)
3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工作者特别是英雄模范的职责。X(人人有责)
31、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往往有差异,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具进的品格,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推陈出新,丰富和充实着自身的内涵)
3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文化。(应同时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二者并不矛盾。)
33、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缩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范围)
34、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改为“马克思主义”)
3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6、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开放性。(没有“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