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东西方世界
1.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
文艺复兴 |
启蒙运动 |
|
背景 |
产生于14—17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长,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但当时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于是他们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古典文化中寻找斗争武器,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
发生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时期。当时西欧资产阶级日益强大,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力量,但垂死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推翻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 |
|
地区和中心 |
首先从意大利开始,然后扩展到西欧,中心在意大利 |
最早在英国出现,随后发展到欧洲,中心在法国 |
|
内容 |
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宣传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仅借用古典文化中的现实主义成分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停留于对旧秩序的批判 |
把斗争矛头既指向天主教会,抨击教权主义,更指向封建制度,批判专制主义和等级制度。强调理性,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进一步提出了资产阶级理想社会的蓝图 |
|
影响 |
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的发展 |
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18世纪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
|
相同 |
背景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
性质 |
思想解放运动 |
||
内容 |
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在思想、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领域多有建树 |
||
从程度来看 |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启蒙运动更具广泛性,更加深得人心。其主张亦从纯理论上升到制度建构 |
||
性质看 |
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注重人的价值,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做了准备。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更加明确和系统化。 |
||
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成果,而启蒙运动则是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 |
||
影响 |
二者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两大思想运动,不同程度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都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文艺复兴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世界范围的,它的直接后果就是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为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取得胜利做了思想动员 |
||
联系 |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更具广泛性,主张深得人心,从理论上升到制度建构 |
||
启蒙运动的特点 |
①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革命;②启蒙运动植根于科学精神,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彻底击败了神学权威,摧毁了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③启蒙运动是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进步思想的大汇合,具有广泛、强大的社会政治基础;④启蒙思想家们在批判旧社会、旧制度、旧观念的同时,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提出了资本主义观念的基本原则,为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
2.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比较
事件 |
背景 |
目的 |
内容 |
影响 |
启蒙思想 |
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封建等级森严,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 |
批判封建等级制度和教会,倡导发展自然科学技术,描绘资产阶级政治蓝图 |
理论更全面,体系更完整,对封建专制统治和神学思想进行了彻底批判,并且提出了很多未来社会的构想 |
不仅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使法国大革命成为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而且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基础,对亚洲和美洲等世界各地产生了重大影响 |
维新思想 |
在列强侵略,封建统治腐朽,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产生的 |
挽救民族危亡,反抗帝国主义侵华 |
注重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是中西结合的产物 |
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但由于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影响范围较小 |
|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 |
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 |
||
相同点 |
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政治上兴民权 |
|||
不同点 |
作用不同 |
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出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
促成了戊戌变法,并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了 |
|
原因不同 |
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
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强固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 |
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区别、共同之处有哪些?
|
文艺复兴 |
宗教改革 |
||
相同点 |
背景相同 |
都是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欧兴起而出现 |
||
|
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斗争,尤其是反封建教会 |
|||
|
兴起后都迅速扩及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 |
|||
不同点 |
从背景上看 |
这是文艺复兴所不具备的 |
还与西欧各国复杂的社会矛盾有关,且各种社会力量都将斗争矛头指向了封建教会 |
|
兴起和开展的范围不同 |
首先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文化思想领域里开展和进行 |
首先从德国开始,它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参加的社会运动 |
||
产生的历史作用 |
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
在思想和社会领域里都扫荡了封建势力,其产生的新教思想还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
4.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的比较
|
美国独立战争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相 同 点 |
从背景看,都受西方列强的殖民剥削和压迫,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强烈要求打破宗主国的束缚,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而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民族、民主意识的勃兴,为独立运动提供了思想动力;欧洲列强相互征战,相互削弱,为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提供了有利时机 |
|
从过程看,都体现出人民性、艰苦性、长期性和团结协作精神;都以弱胜强,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都历练出不少杰出的领导人物 |
||
从影响看,都砸碎了殖民枷锁,建立了新兴国家,基本奠定了近代美洲国家的政治布局;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激励着以后其他地区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
||
经济政治基础不同 |
北美13个殖民地的宗主国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移民主要是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英国的经济制度、议会制度和文化宗教都移植到北美殖民地。到独立前,殖民地的经济和资本主义关系都得到发展,形成了资产阶级和使用奴隶劳动的资本家——种植圆主阶级。13个殖民地之间经济往来频繁,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统一的美利坚民族也形成 |
拉丁美洲大都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作为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殖民地,政治上由宗主国出生的贵族充任 |
5.关于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
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
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
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
|
相同点 |
原因相同 |
三国爆发革命的原因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资产阶级为掌握政权,发展资本主义而发动革命 |
||
领导阶级 |
三国的革命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
|||
革命动力 |
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
|||
结果相同 |
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
不同点 |
原因不完全相同 |
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
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
要推翻波旁王朝统治 |
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 |
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英国还有新贵族 |
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还有种植园奴隶主阶级 |
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还有自由派贵族参加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 |
|
特点不同 |
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 |
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
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
|
意义不同 |
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
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 |
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请你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法国大革命 |
||
相同点 |
原因相同 |
两国资产阶级都想掌握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上的障碍 |
||
领导阶级相同 |
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
|||
革命动力相同 |
人民群众在两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
|||
任务 |
都要完成推翻封建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
|||
过程 |
进程、结果、革命中都充满了斗争曲折,最终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
性质 |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
|||
影响相同 |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其他国家革命都有很大影响 |
|||
不同点 |
领导阶级不全同 |
英国除资产阶级领导外,还有新贵族 |
|
|
群众基础不同 |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人民参与不够 |
法国革命过程中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
||
特点不同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 |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
||
结果不同 |
英国保留封建的成份,革命不彻底 |
最彻底,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还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
||
|
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 |
建立的是大资产阶级统治,实行共和政体 |
||
意义不同 |
揭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
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的基础 |
7.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法律、法规文件及主要内容比较
国别 |
文件 |
内容 |
认识 |
英国 |
《权利法案》 |
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 |
使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日益形成和发展 |
法国 |
《人权宣言》 |
①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②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的主张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但是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之上 |
1791年宪法 |
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规定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 |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
美国 |
《独立宣言》 |
宣布美国正式独立 |
第一个“人权宣言” |
1787年宪法 |
①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②根据三权分立学说把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执掌。③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④仍存在着局限性,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