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文化知识(5)

2019年05月13日 浏览:

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洗马: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东宫:太子住所,也指太子。

伏惟: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延伸】

一、地理常识

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山川关隘名等。

(一)地区名

1.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在中原人看来,该地区在江外,故称“江表”。

2.江东:一名江左。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作西南偏南、东北偏北流向,自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部分皖南地区),司惯上称为“江东”。

3.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4.河北、河南:分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5.中国:指中原地区。

(二)政区名

有优东学技方慧限-法元4457e8ad点量49e1广公途软科件a39b网8ec9升司 1.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2.八州、八荒:泛指中国。

3.郡: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4.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5.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

6.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

7.省:本是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

8.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

(三)山川关隘名

1.江:指长江。

2.河:指黄河。

3.觳:指崤山。

4.函:指函谷关。

5.岱:指泰山。

6.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7.四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8.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9.大泽:指云梦(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本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来淤为陆地,今洪湖等是其述迹)、洞庭、彭蠡(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

10.五湖:一般指具区、洮涌(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币涌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

1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

(1)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罗城等。

(2)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

(3)福州:又称三山。

(4)镇江:又称京口。

(5)开封:又称东京。

(6)扬州:又称广陵、淮上、江都、维扬。

(7)苏州:又称姑苏、吴郡。

(8)武汉:又称夏口、江夏。

12.三都、两都、三辅

(1)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者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

(2)两都:汉代指长安、洛相。又叫“两京”。

(3)三辅: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Pingyi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阿近地区,故合称“三辅”。

13.畿:古代王都所在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幕的地区。

二、年龄称谓

1.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来以止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3.齿龀·龆龀(ti60chin):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

4.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

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

6.笄年:指女子十五岁。

7.束发·成童:指男子十五岁。

8.冠·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9.而立之年:三十岁。

升47c3软481b优9e0e广网8ec9科慧acb2公智西-法习ac13司根途1b1183b448e2东b361习费限径方学件a39b径有元4457e8ad点量49e1b11e技方41eb 10.不惑之年:四十岁。

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

12.花甲·花甲子: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岁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

13.耆艾: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

14.古稀:七十岁。

15.耆耋:指高寿,老年。耋指七十岁(一说八十岁)。

16.耄耋:指高寿,老年。耄指八十岁(一说九十岁)。

17.期颐:一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