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考点解读

2019年05月13日 浏览:

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考点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文化强国)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为什么?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2)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怎么办?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判断文化的先进性就是看文化是否站在时代的前列,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代表先进的经济、政治力量的文化就是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的先进文化。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文化形态。这种先进性就在于它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的发展方向,关键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心软司习技升途东心5dae252d件98f6网aedc限西优广元-公学有54161e75慧 2、如何理解“三个面向”

面向现代化是充满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面向世界是具有开放精神的重要体现;面向未来是鼓励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

3、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保持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

总体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线,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为基础,不断创新,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坚持面向人民、服务人民;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把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求在文化建设中,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世界外来文化,既要反对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又要反对“排外主义”论或“历史虚无主义”,面对传统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古为今用”,面对外来文化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熔铸百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即在继承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大繁荣。)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全体人民的在生活实践中广泛参与,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怎么办)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①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就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②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③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就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以人们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方式推广。

考点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

(1)文化自信的地位作用: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一种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强大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地位作用)

东心5dae252d学-限西升优根技司习网aedc途公件98f6科心4d1ff6fe元慧有54161e7510e23092广软

(2)文化自信的来源: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什么)

(3)文化自信的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信心。

(4)措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原因(为什么):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课外延展: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措施(怎么办)

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我们要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③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是什么?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这一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限西4531学优根4655东心5dae252d85c1广881d-3097公元方慧量有54161e7510e23092费92fd司习学得网aedc费技科心4d1ff6fe软件98f6途升

①它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②它科学地回答了当今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③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④它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考点3、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为什么

①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②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③现实:当前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

2、怎么做

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②党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

③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