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江苏卷(生物)-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019年05月13日 浏览:
2018年高考江苏卷

如图为真核细胞中 3 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的名称为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                    (在甲、乙、丙中选择)。

(2) 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这表明结构c与                (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

升途42dd根东法径点a53b司限481d学件f2bad3c2科网根广软公有e491dca3西优9be7慧上技-b7dd元

①内质网 ②高尔基体 ③中心体 ④核糖体

(3) 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                    (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                 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4) 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

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 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 结果如下:

①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                    

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 3 种假设中成立的是                     (在Ⅰ、Ⅱ、Ⅲ中选择)。

【答案】(每空1分)(1)细胞核 乙 (2)④ (3)e、h 酶 (4)①自身不能合成胆碱 ②成分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胆碱没有3H标记 ③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图中三种结构清晰,可根据其典型特征判断出甲为细胞核,乙为线粒体,丙为叶绿体。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且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乙(线粒体)。(2)图甲中结构c是核仁,根据题意蛋白质合成活跃则结构c较大,蛋白质合成不活跃则结构c较小,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所以结构c(核仁)与④核糖体的形成有关。(3)线粒体扩大膜面积的方式是通过e内膜向腔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通过h类囊体堆叠形成叶绿体基粒,生物膜的功能之一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4)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是指在某些营养物质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必须在培养基中额外添加这些营养成分后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根据题意可以判断实验所用的链孢霉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自身不能合成胆碱。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应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胆碱没有3H标记;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随着标记后细胞增殖代数的增加,测得的相对放射性逐代减半,故3种假设中最可能符合的是第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