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晋升必须考虑教龄因素,学段越低,按教龄晋升越合理

2019年05月14日 浏览:

网东9e67升途量科软-技司心广慧元d6aa方4427优有447c439d限a670公径学智件


教师职称晋升是教师的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教师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根据教龄自然晋升职称,这个问题虽然不能说绝对合理,但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教龄是评价教师对教育贡献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这个指标越是对学段越低的教师,越是这样,这是由于不同学段的教师所承担的职责不同而决定的。

广公径慧元d6aa方4427优司心4b5e秀升47a7限a6704457东9e67件-径学智软途量技是科4c78有447c439d网

大学本身就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功能,因此对大学教师的评价就必须考虑其科研能力和水平。而科研能力和水平与教龄的关系相对来说并不大,有一些青年教师在刚刚博士毕业,也就30左右的年龄,就可能已经有非常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了,甚至是在某个方面已经作出了突出贡献。如果其能承担正常的教学任务,聘为教授自然是合理的。显然不能用常规的教教龄来衡量他的贡献,评定他的职称。

限a6704457技是心秀40bb习软根科4c78公径司心4b5e秀59b3489347ae东9e674dd845e9法慧学智928e元d6aa方4427升47a7b881高89443087途量网智习-径8da4有447c439d量广4128得优813a73be方件优813a73be广公径软根元d6aa方4427件司心4b5e秀网智习东9e674dd845e9途量有447c439d技是心秀-径8da4升47a7b881科4c78慧限a6704457学智

如果一个是乡村小学教师,任劳任怨地在乡村教育事业中辛勤工作了30年,另一个是本科毕业的高中教师,已经工作了10年,发了3篇教学研究的文章。到底哪一个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大,这是显而易见的。当职称决定着教师的工资多少时,就必须把贡献大小放在首位,因为这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决定的,这时考虑教龄的因素就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按照教龄晋升职称也是合理的。

如果称职仅仅反映的是一个人的业务能力,这个工作了10年的高中教师可能应该比这个乡村小学教师的职称高。但是我们现在教师的薪酬与职称的相关度太大,说起来是学术水平的体现,实现上就是一个工资标准。既然是工资标准当然就要看劳动付出,工作30年的付出,显然要比10年多得多,待遇高一些是应该的。而要想待遇高,就必须职称高,那么就要按教龄晋升职称,这样反推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教师职称制度和工资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对于大学教师,职称对应学术水平与工资的联系密切的合理性,显然要比中小学合理的多。而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教龄的作用就应该比大学要重要得多。中小学教师是不太可能和大学教师一样,在很年经教龄很短时就做出非常突出的贡献的。那么这时职称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反应教师学术水平的高低,而应该反应教师的贡献大小。

所以对于中小教师来说,要么将职称和工资脱钩,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评定职称,根据教师的实际贡献确薪酬。要是根据职称确定工资,就必须充分考虑教龄的因素。工作3年的贡献,和发表一篇没有什么具体影响的论文,哪一个贡献大,这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依据教龄来晋升职称其合理性是非常大的。教育学段中最低的学前教育,如果非要赋予其很强的学术性,这显然是非常搞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