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如何在机器人行业获得优势?避免人才短缺现状

2019年05月21日 浏览:

近日,广佛在审议和通过建设一兆级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的计划后,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的序幕逐渐拉开。 对佛山来说,顺德急速兴起,想要实现2000亿元的生产额的机器人产业,无疑是这个大幕的主要作用之一。

机器人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人才短缺是我国普遍存在的现象。顺德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技术储备,但作为一个科技大学资源不足的非一线城市,顺德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固有的劣势。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德如何率先探索破解机器人产业的道路?

重金求贤的渴望

机器人的工业应用可以在许多场景中替代和辅助人类劳动。然而,机器人行业本身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还需要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碧桂园旗下的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是“大军团作战”的典型。这家去年9月才亮相、目前还未正式投产的企业,已经招揽了2000余名员工。“其中研发团队就超过了600人。”在上周末的招聘会上,该公司高级招聘主管彭正旺表示,虽然在现场带来了21个岗位、198个中高端人才需求,但该公司对各种层次的人才数量都不设上限。“今年公司的总规模计划达到3600人。”他说。

由于机器人是一个新兴行业,人才总数并不大,而且很多人才更喜欢留在一线城市,顺德机器人企业的招聘也不小。一家投资机器人行业的当地大型企业曾经不得不从集团的其他部门吸取经验,因为它无法招聘到足够的人才。

顺德区的人社部门和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前期访问了各企业,探讨了其中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从企业提出的需求来看,各企业在机械工学、算法、电气、机械视觉等领域都有很大的需求量。除了拥有最多工作岗位的博智林之外,库卡机器人和其他企业都是“大”雇主,提供大约10个工作岗位。

每个企业都表现出了诚意。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视觉工程师岗位、广东昇辉电子控股有限公司的无人机研发总监职位,均公布了60万元以上的薪酬水平。“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数字,实际上我们的薪酬是不设上限的,只要能招到合适的人才,年薪百万以上我们都不难提供。”陈新说。

对于当地其他许多大企业,去年收容了4亿5千万元的隆深机器人不能说是“财大气粗”。 但是,在引进人才上大胆投入是顺德机器人业界追求贤人渴望的缩影。在这家公司,不仅高端人才的年薪可达数百万元,而且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年薪也可达30万元左右。陈新表示,该公司作为一家主要从事系统集成应用的企业,有时比库卡等本体制造商更难招聘

“人才是第一资源,支撑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麦玉团介绍,上周末是顺德区人社部门首次组织机器人行业的专场招聘活动。因为本土机器人企业的需求很大,所以联合了多家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一起举办了该活动,活动前期由第三方机构对应聘人才进行了精准筛选及邀约,活动中则为应聘人提供了相应的车旅服务。

人才背后的推力

中小企业加速崛起 一批龙头项目稳步落地

“今年机器人行业大有可为,公司前4个月的出货量,已经接近去年全年规模。”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说,该公司凭借自主掌握关键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因此研发和装配岗位的需求正在增加。除珠江三角洲市场外,该公司今年还将加大对华东和西南投入,在全国的增量市场中分一杯羹。

急速扩张的规模催生了更大的人才需求。近年来,随着世界机器人行业排名前五的企业悉数进军顺德,大疆无人机等一大批重要项目落户,嘉腾、利迅达、隆深、三合等多家超亿元产值的机器人企业涌现,佛山机器人学院、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国家工业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广东)中心、广东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等专业平台不断创建,顺德的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了新“风口”。

限径0f3e心ab5d高慧269fcd23途广技网东秀学48cf司6311ce0043e2有件-元心公科升b686软学优 据统计,去年顺德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值超600亿元,机器人累计产销量超过4000台,比重超过全国的2%。这样的成绩几乎是一蹴而就。在2015年,顺德工业机器人应用超过1630台,这一数字到2018年已经超过了4000台。另一个例子是,顺德区机器人协会在2016成立之初时有59家会员企业,今年已经翻番增长到105家。

成立至今6年的隆深机器人已经是顺德机器人界的“老兵”,对行业人才发展的趋势有着切身体会。“我们的业务规模每年在翻番地涨,但是人员并不是每年在翻番地增。”在陈新看来,公司人力规模的成长速度已经跟不上公司的发展进度。该公司将人才分成“基础人才”和“先行人才”两类,前者指成熟的应用领域,后者指该公司探索的新业务领域。“今年我们的先行人才需求更多。”她说。

一些看起来与机器人难以产生关联的企业,也有了相关人才的需求,让整个行业的人才缺口更加明显。在上周末的招聘会上,就出现了周生生珠宝(佛山)有限公司的身影。周生生从改革开放早期就落户顺德,顺德逐渐成为其最大的制造基地之一。目前,该公司正在向智能化转型,发布了机器视觉工程师、人工智能经理、高级自动化工程师等多个职位。

龙头企业的能量逐渐释放,更刺激了行业活力,推动区域形成更好的人才生态圈。进入2019年,美的库卡、碧桂园博智林这两个备受关注的大项目纷纷传来好消息。库卡如今已进入试产阶段,将在6月正式投产,预计今年机器人产量超过5000台,产值达8亿元。博智林开发的建筑机器人则已经在工地上进行测试,今年的目标是生产1000台以上建筑机器人。

“将机器人培育成两千亿级产业集群。”今年2月,这一目标已经写入了顺德区党代会报告,作为未来的行动指南。而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行业人才的缺口亟待解决。

先行突围的样本

相关人才普遍短缺 顺德多方共同破题

机器人行业人才紧俏,不是顺德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2015年中国“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为450万人,预计2020年将达到750万人,存在300万的缺口。

优慧269fcd23-高23b0学限径0f3e心ab5d高司6311ce0043e2公上广学科网途高元心东秀学48cf升b686技软48d248d24754有b11c方b161件

2016年,全国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在东南大学诞生。到目前,全国开设机器人本科专业的学校已经接近200个,包括北京大学等顶级院校。在高职、中职阶段,机器人专业也正在遍地开花。虽然机械、电气、软件等专业的人才都可以从事机器人行业,但是机器人专业的普遍设置,意味着行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已经非常大。

在这种背景下,顺德如何在机器人行业获得优势?顺德没有足够的资源给理工科大学,与一线城市相比,在招聘人才方面也没有什么优势。然而,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和广东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的典范,顺德必将发展机器人产业,用机器人推动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现在,顺德没有专门针对机器人行业的人才政策,但是现在的通用人才政策也适用于机器人行业。对于高端的国家级领军人才前来发展的,顺德给予每个人400万元的安家补贴 ;对于硕士人才,可在一段时间内提供每月2000元的工资补贴和1200元的租金补贴。此外,企业还通过改善公共服务和组织“2019机器人产业论坛、中高端人才交流会”等活动来吸引人才。

“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可以说具有非常创新的意义”。 虽然有困难,但彭正旺对实现年度招生目标有信心。根据机器人行业的特点,该行业主要分为本体制造和集成应用。在本体的制造端,顺德通过龙头企业和优势中小企业取得了一定的优势。此外,当地的高职院校也在增加运用人才的培养幅度。顺德有足够的制造业基础,不仅应用场面广阔,而且已经有一定的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