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的经纬线
重要经纬线十条: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20°W、160°E、120°E。将这十条经纬线构成网络经纬网,形成空间概念。
二、世界上重要的海峡
白令海峡(亚洲、北美洲之间)、丹麦海峡(欧洲冰岛、北美洲格陵兰岛之间)、直布罗陀海峡(欧洲、非洲之间)、土耳其海峡(亚洲、欧洲之间)、曼德海峡(亚洲、非洲之间)、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极洲之间)、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印度洋之间)、霍尔木兹海峡等。
三、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部(海盆、海岭、海沟)
四、各大洲地形特征及气候特征
大洲 |
地形特征 |
气候 |
亚洲 |
地形复杂,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东亚季风环流典型,往内陆大陆性气候增强 |
非洲 |
“高原大陆”,高原、盆地为主 |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东非为热带草原气候 |
欧洲 |
平原、山地为主,冰川地形广布 |
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由西向东大陆性渐强 |
北美洲 |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高原。三大地形,纵列分布 |
中部平原大陆性明显,西部气候狭长分布,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
南美洲 |
西部山地、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
湿热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面积较广 |
大洋洲 |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
东南部沿海温和湿润,内陆和西部干燥,东北部湿热 |
南极洲 |
“冰雪大陆”,海拔最高 |
酷寒、干燥、烈风 |
五、日本、俄罗斯、美国和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
分析区域地理和国家地理特征的学习,首先,要弄清位置、范围以及地理意义,讲究图文结合。其次,进行区域内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综合分析彼此间相互关系是形成地理思维能力的基础。地形、气候、水文、典型植被、特殊土壤、资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人口、城市等共同组成了地理环境。再次,加强区域间地理特征比较和高、初中地理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地理思维和地理综合能力。
1. 日本 自然环境:地狭人稠,山丘为主,平原狭小,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火山之国,矿产贫乏,林水丰富,季风气候,海洋性强。
经济:经济发达,部门齐全,产品出口,外贸广泛,渔业发达,耕地少但单产高,工业临海分布(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2. 俄罗斯 自然环境:平原高原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海岸线长,河流封冻期长,通航期短。
经济:四个工业区(莫斯科、圣彼得堡、乌拉尔、新西伯利亚),以重工业为主。农业不稳定,谷物需要大量进口。
3. 美国 自然环境:三面临海,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温带气候为主,耕地比重大,平原面积广。
经济:农业大国,地区生产专门化。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达,有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南部、西部)。
4. 澳大利亚:自然环境:东中西部地形不同(东部分水岭、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内陆和西部炎热干燥。
经济: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号称“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六、关注世界地理的热点问题
世界地理热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二是世界焦点地区,如西亚(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南亚(克什米尔问题)、欧盟(欧盟东扩等)、东亚(朝鲜核危机与日本对战争认识问题)等。三是与我国关系密切的地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亚(上海合作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