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规律重要考点、易错点汇总(上)

2019年07月18日 浏览:

重要考点

1. 基因的分离定律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网途4c4f司点慧根术有0849径件ba4d9541技软优费5ba8学-47c6公广4f907d35升2bb1科高元东智限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广4f907d35科高网件ba4d9541软技习慧根术习元优费5ba8674c公4e57途4c4f升2bb1学东智-47c6司点有0849径限 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F2:1YyRr:1Yyrr:1yyRr:1yyrr。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

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①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

②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元径85a0科高有0849径830645a8限软优费5ba8674c公4e57升2bb1术东智bf9b司点bb2b慧根术习814f技习件ba4d9541上网学途4c4f学高广4f907d35-47c6 ③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④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

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④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⑤实质:基因的分离规律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