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总结

2019年07月18日 浏览:

1.酸碱中和滴定

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

原理:

所用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

过程:

(1)准备阶段

查漏、洗涤、润洗(只润洗滴定管)、加滴定液、调节液面、排气泡、读数

(2)滴定阶段

取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指示剂2~3滴,左手控制玻璃球(活塞),右手振荡锥形瓶,眼睛时刻注视溶液的颜色变化,判定滴定终点,读数。

(3)计算阶段

取两次或多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2.常见误差分析

(1)结果偏高

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滴定前滴定管里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滴定时,标准液滴出瓶外;

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悬一滴溶液;

科83f6限西得学技a2acef2b心有得公东术升63dba1f14249元西网4f02途件广cd60-习优根司慧befb软

读数时前平后仰。

(2)结果偏低

滴定前滴定管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振荡锥形瓶时,瓶内溶液溅出;

指示剂一变色就停止滴定;

读数时前仰后平,或者是前仰后俯。

3.中和滴定时需注意的问题

(1)指示剂的选择

优根-习限西得公8130司技a2acef2b心软东术元西件根途学80a4科83f6有得广cd601170b0c8慧befb得升63dba1f14249网4f02 一般选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的相互滴定选用甲基橙,强碱和弱酸溶液的相互滴定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2)指示剂的用量

指示剂的用量不易太多,常用2~3滴。

(3)指示剂的变色

指示剂的变色最好由浅到深,且半分钟没不褪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4)读数

滴定停止后,必须等待1~2分钟,让附着在滴定管内壁的溶液就下后,再进行读数。

(5)取平均值

同一实验,要多做几次,一般做2~3次,将滴定所用标准溶液体积相加,取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