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1、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
国际:英国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准备侵略中国。
国内:清政府经济落后,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直接原因
走私鸦片: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此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科8535得学司89da件有优-智广公4a35慧限db38东元软法9e0c升网途法技 2、经过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扩大:1841年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朝爱国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4)结果: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3、鸦片战争的影响
(1)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半殖民地,是从国家主权来说。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是一种倒退。
半封建,是从社会形态来说。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客观上是一种进步。)
(2)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技有升件-智bb099e71网习软法9e0c法公4a35元智84b7司89da4131东科8535得途法费广bcd79a4c优4faf学4bdb方上点限db3806b947ee慧 鸦片战争前: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鸦片战争后:半殖半封社会,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包括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 中国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发生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革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比较:
时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目标
旧民主主义革命 反侵略反封建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反侵略反封建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4) 中国思想领域发生变化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新思潮实质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5)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智bb099e71公4a35科8535得50770599智升是元智84b7方软法9e0c法4f9d件东有4ca8是是优4faf限db3806b947ee途法费技法4c88广bcd79a4c高学4bdb方上点21db28524501493d84a7网习司89da4131027670ec慧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 :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英法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
1856年,英俊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请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并签订《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①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②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③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沿江十处为通商口岸;④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广bcd79a4c高高途法费东有4ca8是是秀限db3806b947ee-智bb099e71点9fa6司89da4131027670ec1d1238eb元智84b7方026ebef9件升是8a54学4bdb方上点21db28524501493d84a7ae55慧科8535得50770599智acbb西公4a356690软法9e0c法4f9d法优4faf得技法4c88网习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损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