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以及维护社会公平。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了本省市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与前两批改革省份相比,8省市方案最大的变化为统一采取“3 1 2”方案。在选考科目、赋分方式、招生计划制定、志愿填报模式和投档模式等方面,8省市“存大同求小异”,堪称上海、浙江和山东方案的“综合升级版”。
以下,是相关政策详细内容,让我们来看看新高考(3 1 2)模式都有哪些具体细节:
经教育部及相关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目前各普通高校已基本完成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 1 2模式)的编报工作,形成《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 1 2模式)》(以下简称《选考科目要求(3 1 2模式)》),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1.招生院校及专业。本次公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供学生选课时参考,各院校具体招生专业以实际招生年份最终公布为准。
2.适用范围。《选考科目要求(3 1 2模式)》是高校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3 1 2”选考科目模式的省份对学生提出的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选考科目要求。“3 1 2”模式是指:“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科。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按选考物理、选考历史两个类别分别公布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
3.数据结构。《选考科目要求(3 1 2模式)》以本科专业或专业类为单位设定首选科目要求、再选科目及再选科目要求。首选科目要求包括仅物理、仅历史、物理或历史均可3种,再选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根据再选科目数量,选考要求分为“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1科)、“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2科)、“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2科)和“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4.设置首选科目要求。高校各专业根据本校培养实际对考生的物理或历史科目提出要求,“仅物理”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可报考,且相关专业只在物理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仅历史”表示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才可报考,且相关专业只在历史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物理或历史均可”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均可报考,且高校要统筹相关专业在物理、历史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
5.设置再选科目及要求。高校各专业根据实际从再选科目中选择1科、2科或“不提科目要求”。选择2科的,再选科目要求分为“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以及“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选择“不提科目要求”的,考生选考科目符合高校提出的首选科目要求即可报考。
示例:
慧eb1a-软术公网东途37b0有高升3dcc科学限9cc7高优习得司径件edda广4932元技
哲学类的哲学专业:
A高校首选科目要求选择“仅历史”,再选科目选择“思想政治”1科,考生必须选考“历史”和“思想政治”2科方可报考;
B高校首选科目要求选择“物理或历史均可”,再选科目选择“思想政治”1科,考生必须选考“物理”“思想政治”2科或“历史”“思想政治”2科方可报考;
C高校首选科目要求选择“物理或历史均可”,再选科目选择“思想政治”“地理”2科并要求“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考生首选科目中有“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中有“思想政治”或“地理”1科即可报考;
D高校首选科目要求选择“仅历史”,再选科目选择“不提科目要求”,考生选考科目中有“历史”即可报考。
E高校首选科目要求选择“物理或历史均可”,再选科目选择“不提科目要求”,考生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科即可报考。
政策细读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各科满分150分;“1”,指在物理、政治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计100分;“2”,指在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或政治或物理,五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门,每门科目100分。总分是750分。它与“3 3”模式的区别就是在“物理、政治”两科中增加了一门必选课。
东有高网途37b0软术52ca司径件eddaa2807b10公技升3dcc限9cc7高学是广4932学慧eb1a883b心科元优习得-
选科:3(语数外) 1(物理、历史任选1) 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2)“3 1 2”模式的优点:
组合减少困惑减少第一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组合减少,选科干扰项减少,学生、家长的困惑度降低。
走班科目大幅降低由于科目设置的减少,走班的科目自然就降低。
学校更易安排课程在走班数量人数巨大的情况下,将给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安排、教室安排、教师安排带来极大困难。在组合越少的3 1 2,不走班学生人数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将能更加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师和教室。
学生学习更加稳定在走班越少的情况下,不用走班的情况将见地。这样,在固定的教室和固定的班,学生上课节奏和氛围是相同的,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相互交流、竞争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尽最大可能免除了学生在上了这门科,又要立即奔向下一个教室的麻烦,减少走班对学生带来的干扰。
“3 1 2”模式的弊端:
该方案不能避免弃考物理,弃考化学,如果将来出现弃考化学的现象,再将化学提升到物理的地位?物理、历史还不能同时选;如果两个学生一个选物理化学生物,另一个选历史化学生物,两人都报考化学或生物相关专业,物理和历史成绩怎么算?怎么进行比较?
如果新高考选科真的由“3 3”的20种组合,变为“3 1 2”的12种组合,如何选科,就成为家长和学生考虑的重点。那么在3 1 2模式下,到底怎么选科?有哪些是更为适合的推荐的组合,哪些是不推荐的呢?这里也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1.选报物理学科组合:
软术52ca东升3dcc科学限9cc7高学是技途37b0术优习得法-有高2adbe38e网件eddaa2807b10元公慧eb1a883b心司径866a广4932
①物理化学生物:
此组合可以覆盖97.4%的专业,可以说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是纯理科思维,不想沾染一点文科的考生的必然选择。这种方案记背内容最少,理解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极大,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缺点是学习难度同样很大。好在新高考体系下,这必然不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套方案。
②物理化学政治:可报专业98.9%,实际上一些顶尖大学专业可报率达100%。由于大学之后参加考研的必要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对今后的考研之路影响颇多。缺点是政治学科与物理、化学的学科关联性并不是很大,学习起来难以起到联系、促进的效果。选择这类组合的学生一般是属于学霸级别的。
③物理政治地理:可报专业99%。这个科目组合更像是理科成绩不错的文科生,为了不浪费物理的高分以及填报志愿时的选择范围,而做出的一个不得已的选择。这个组合比较适合物理成绩突出,往往属于理科偏科的学生(数学-物理较好,化学-生物较差)。
④物理生物地理:可报专业99%。选择者往往是物理成绩优异,其他科目成绩一般,且对未来无明确目标的学生。其他科目中以传统理科的生物和传统文科的地理相对最为简单且不需要大量背诵(于历史和政治),而且物理-地理的组合也有不小的发展空间。所以这种组合一般适合于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学生:一、物理成绩优异,逻辑思维能力强;二、其他科目成绩一般,无明确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规划。
不推荐的组合:
物理政治生物选择这个组合的人群往往也比较窄。就普通学校而言,不建议选择这样的组合,一方面由于针对的学生面比较窄,很难与同校师生横向比较,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另一方面也由于普通校师资原因,很难单独为这个组合的学生设计走班课程的时间表。
2.选报历史学科组合:
①历史政治地理:艺术专业、中文、传媒专业。一些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几乎选择的都是这个传统的文科综合。
技软术52ca5d11579eae569582-司径866a7fa8a621元件eddaa2807b10法优习得法慧eb1a883b心途37b0术网有高2adbe38e科限9cc7高学是学东广4932费升3dcc公
②历史政治生物:语言、体育、医学类普通生。生物成绩在3门理科当中更为优秀。在专业选报比率上达到75.3%,除去生物系以及生物工程类的专业对生物有明确限制要求以外,其他大部分专业很少对生物科目有较高要求。
③历史化学地理:可报专业比例为88.6%,这种选择其实是一种文科中比较偏理的选择,适合与物理实在没有缘分,但逻辑思维较为清晰,不擅长纯文科记、背的考生。
④历史地理生物:适合语言、体育类专业。可报专业比例为77.8%。地理生物学习起来相对简单,特别适合体育专业学生,但竞争力也会比较大。
不推荐的组合:
历史化学生物组合化学历史这种理科中等难度(理科中一般难度:物理>化学>生物)文科中等难度(文科中一般难度:政治>历史>地理)的组合,在选择专业上很难有特别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