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依考纲整理的最全知识点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9年09月26日 浏览: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错误观点

“全盘西化”论

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文化复古主义”

正确态度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基本特征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本质核心

社会主义文化

作用意义

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道路与建设文化强国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含义

这是一条建设先进文化之路、科学发展之路、强基固本之路、以人为本之路、改革创新之路

指导

马克思主义

方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原则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重点

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动力

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原因

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措施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3.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含义

文化自觉

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

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表现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措施

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