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有哪些?

2019年09月30日 浏览:

01

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 保护、 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 丘陵区和风沙区的水土资源, 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目前,水土保持的措施有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三大类。 黄土高原一般是三种措施并用, 三种效果互补,成效较好。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重点在于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进行综合防治, 着重防治风沙的危害、 预防水土的不断流失、 严格监管有严重污染的工业生产, 改良生产生活方式, 加快农民脱贫的步伐, 推动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符合以发展促治理、 以治理保发展的防治理念。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有林木草皮等植被的种植、 农耕方式的改良以及各项工程的建设等,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林木草皮等植被的种植,而植被种植的主体工程又是乔木、 灌木林的广泛种植。

0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技f97e网27c0途广的-软公升习有科学慧3d7c习件司元优东限

1.自然因素是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一是土质,黄土高原的土质呈粉砂颗粒状, 极其疏松, 且发育结构是垂直向下的, 抗蚀能力很低。

二是地形,黄土高原一直受雨水河流的切割侵蚀, 形成了梁峁、 残塬以及深沟深谷等特殊地貌, 加之受强降雨的冲刷影响, 导致陡坡地形变得更陡, 进一步加重了对地表土壤的不断侵蚀。一般来说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往往地面坡度更大更陡。

三是降雨,黄土高原降雨的特点是雨水分布集中、 降雨强度大、 多暴雨,其中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频发的主因是暴雨的反复冲刷。

四是植被,黄土高原的植被生长环境差, 导致覆盖率极低, 缺乏足够的涵养水源的能力, 导致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2.人为破坏加重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地区相对较为贫穷,为了能够多种地多打粮而大量砍伐木、 破坏植被进行耕种, 同时过度放牧降低了植被覆盖率,极大的减缓了草木植被的再生速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加大了对基建工程的投入, 修路开矿、 建设工厂等产生的工业废料以及废弃土石被随意堆放在河道内,一旦发生暴雨, 势必会使水土流失的局面进一步加重, 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该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无法提高。

03

有秀9fe3-东心司慧3d7c习88ae升习量4ab1西科5229eb022749技f97e件公径学网27c0软途广的a831限优b498是元

防治措施

1.加强水土保持的观念

目前, 我国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 将水土保持工作作为重点工程去抓,但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现象仍然较严重。应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抓起,运用多种舆论手段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促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水土流失的重大危害, 主动提高自身的水土保持意识, 并付诸于实际行动, 切实配合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2.完善小流域范围的整治办法

以小流域为单位对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 也就是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土地,分成若干不同等级的小块区域,对每一小块区域实施家庭承包制度, 建立从坡面到沟谷完整的防治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治理工程上合理运用土地平整、建立水库堤坝、 修筑梯田等办法进行综合治理, 达到水土保持的效果。 改革完善生物科学技术以及农业技术, 结合传统的治理措施 (比如科学施肥、 改土深耕、 覆盖地膜等)进行综合治理。同时, 要注意小流域整改与整体治理工程的同步实施。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途习东心学bb0e有秀9fe3升习量4ab1西费元广的a831件b3d2537f2c0d技f97e23cf点优b498是6efd6c0f限慧3d7c习88ae是软a531公径司7c76秀科5229eb022749习西网27c0-

3.调整农业结构,达到基本农田的高标准

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农牧生产活动进行整体合理的规划, 对所有的生产活动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退耕还林、 还草, 严格控制放牧密度与强度,减少农业生产用地,逐步扩大林木、 草皮的种植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对塬、 坝地以及川地等区域的工程建设进行严格的监督,充分挖掘利用地下水资源。 稳定耕地布局, 对高标准的基本农田进行严格的管理。 对天然草场的植被进行改善优化,减少牲畜的数量,提高其质量, 适时适地实行禁牧措施。

总而言之,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水土保持与综合整治是一场持久战,做好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充分认识到水土流失的严重性,积极探索新方法、新举措去解决实际问题,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不断提高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