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波兰中部的罗兹市曾是欧洲最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停滞。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1)罗兹市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
(2)中欧班列的运行,为我国相关港口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什么?
橄榄油是我国通过中欧班列从西班牙等国进口的商品之一。油橄榄树适宜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偏碱性土壤中,喜光、耐旱、忌涝。
欧洲国家对义乌生产的小商品需求量很大,当地却很少生产。近年来,这类小商品利用中欧班列大量运往欧洲国家。
(4)说明欧洲国家发展这类小商品制造业的不利区位条件。
【答案】(1)物流(仓储)
(2)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吞吐量;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答出两点即可)
(3)土壤偏酸性;降水量较大,雨季较长,地势低洼处易涝;云量较多,光照不足。
(4)原材料(零部件)不足;劳动力、土地等成本高。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中欧合作,切合一带一路的相关热点,考察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农业的区位自然地理条件和工业的区位地理条件的相关知识点。
【详解】(1)从材料中得知,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关键词:货物集散地。得知的产业部门发展应该是物流仓储。
(2)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港口、经济效应”,解题方向“为什么”。可以关联到所学的港口建设社会经济区位条件:经济腹地、城市依托、交通、政策进行分析。结合题干中描述的是经济效益,只从经济腹地(增加了腹地的服务范围、增加了港口运输量),交通(海陆联运,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组织答案: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吞吐量;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
(3)该题为条件分析类题,关键词“亚热带地区、不适宜、油橄榄树”,解题方向“自然条件”。从材料中得知,油橄榄的生产条件:亚热带地区偏碱性土壤中,喜光、耐旱、忌涝。再结合我们所学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分布区的气候(降水、光照)特点、土壤特点等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我国亚热带地区主要在江南丘陵地区,土壤偏酸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较大,雨季较长,地势低洼处易涝;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云量较多,光照不足。
(4)该题为区位条件分析题,关键词“欧洲、小商品制造业”,解题方向“不利区位条件”。小商品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工业的区位条件一般从:自然因素的地理位置、土地、水源、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农业因素,政策因素等进行分析。结合题干中要求的是不利区位条件,主要从原材料来源、劳动力、土地租金等对比的劣势进行分析组织答案:产业配套不足,原材料不足;工资和土地租金高昂,劳动力、土地成本高。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一般从以下分析:
自然因素:水、肥、气、热、光(水源、土壤肥沃、气候、热量、光照)
1.土地:地形、土壤;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农作物;山地、丘陵地形,坡度大,适合发展林果业,多种经营方式;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适合糖分等营养物质的积累;
3.水源(灌溉水源):靠近河流、湖泊地区,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靠近城市;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
2.交通: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便利;
慧根298d3e1d6fff2af4限586d486e元的径网4b8f件4abe点方法东455e优95e5efcbc4b0术b311-96d14bf2的科升广a943术西司学学849a途习af27有法e987197d软西公西技9807bf99术b611
3.劳动力:劳动力充足;
4.科技:科技发达,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5.机械:机械化水平高;
6.国家政策:国家政策大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