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部电影的时代背景,有时是读懂这部电影的一种手段,是打开这扇“光影之门”的钥匙,以前观看《舞动人生》的时候,小男孩Billy Elliot对梦想的执着和他父亲的转变,曾让我不止一次的落下眼泪,但是对于剧情中的其他元素:成群结队示威的矿工,汹涌而至的防暴警察,《天鹅湖》在舞蹈老师口中那个异样的结局……我并不能够完全理解,仅仅是把它们当作是故事发展的一个个插曲来看待。当我阅读了不少书籍,肤浅的懂得了一些道理,重新回忆起这部电影时,我才发现,这部电影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男孩实现梦想的过程,更是一个讲述人与制度,人与时代之间的故事……
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时代呢?
自1929年的大萧条始,整个世界的各个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走进了一个集体主义的模式,虽然各个国家对这个事实有着不一样的称呼,西方世界称呼这个模式为国家社会主义,在苏俄和中国则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也有所不同,西方世界主要是政府控制经济制高点(对能源,农业等行业进行国有化),而苏俄和中国则是控制国民生活中的一切,甚至包括人的精神生活。即使是自由主义发源地的英国,也进行了大政府式改革,进行国有化的改革,成为了国家社会主义中的一员。这种本质相同而称谓不同方式不同的集体主义模式,强调的是政府接管经济事务,管理国家的一切,国家就像是一部正在运转的巨大机器,而政府的职能就是管理控制这部机器,确保其每个环节的正常运转;国家里的每个公民,政府对其进行高福利的经济补贴,实现“从摇篮到坟墓”的照顾,以求得一种结果公平式的状态,以避免自由主义时期总被人诟病的“贫富悬殊”。
东学优限途421e习49f6广-技有软升高科司元9ad79ffc慧网件公
这个模式维持了对整个世界的思想和资本的“统治”达到接近半个世纪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问题,当时中国的国民收入依然停留在50年代的水平,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多美元;在同时代的西方,经历了战后30多年的发展之后,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开始走低,由政府控制经济制高点的模式显示出颓废,当时人们发明了一个词汇用来形容这种通货膨胀率高,经济发展停滞的状态,那就是“不景气”。当时年英国18岁男青年的失业率达到28.6%,女青年达到了29.6%,通货膨胀率高达到10%以上,罢工和失业成为了当时英国的主题:垃圾工人罢工了,急诊救护员也罢工了,如果有人死了,人们会发现连挖墓者也罢工了……英国经济下降到了谷底给了玛格丽特·撒切尔和她领导的保守党机会,她在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的生日那天被选举为了英国首相,开启了英国改革的开始,她取消了对企业的控制和保护,降低了政府的开支同样也降低了对每个人的福利,裁减了政府的规模,这导致了原本就业问题已经很严重的英国出现了上千的破产者和更高的失业率,英国人认为撒切尔没有爱心,是魔鬼,英国社会陷入了分裂。
而小男孩Billy Elliot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电影里有着这么几组二元的对立:防暴警察和罢工示威的矿工的对立,Billy Elliot和他的父亲的对立,Billy的父亲与舞蹈老师的对立。这些对立,是那个时代留在每个人身上的烙印,这些对立所引发的激烈冲突,预示着时代的慢慢变迁。 防暴警察与罢工示威的矿工
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或许很残忍,严重的通货膨胀已经让人们手中的英镑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市场上的商品要不就是价格高居不下,要不就是消失于货架(因为政府限制物价,人们不愿意买卖);虽然整个国家还有一大部分人在工作着,但是就业岗位却没有增长,工资和福利被削减的矿工当然义愤填膺的用罢工去抗议撒切尔夫人的“落井下石“和对他们的不管不顾,一场场示威群众和防暴警察的冲突在上演着,导演虽然让这一个个原本可怕的场面变得风趣幽默,但比起流血和死亡却更加深入人心。
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在当时又是极为必要的,大量的国有企业已经处于效率低下的状态,它们没有在为国家创造财富,而是成为国家的负担,成为了“吸血鬼”(例如电影里面的国有煤矿公司),国内一些商品价格远远高出国外,但保护主义让人民与物美价廉的商品无缘。高福利让政府不得不提高财政开支,甚至是创造开支(这里并非是夸张而是事实),因而又加剧了通货膨胀,庞大的政府组织垄断着国家所有财富的再分配,贪污和腐败已经不是一个由道德决定的问题,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客观事实。改革势在必行,在继续原来的老路无异于自掘坟墓,曾经塑造了时代的集体主义已经走投无路,但那个时代理的大部分人并没有走出集体主义的阴影。 Billy Elliot与Billy的父亲
Billy的父亲没有考虑Billy的感受和看法,认为男孩子就应该做一些男孩子应该做的运动,因而强行把Billy送去拳馆学拳击,小男孩在父亲面前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Billy父亲对待Billy所体现的种种特点,与当时英国的大政府模式是何其吻合,当时政府对待国民经济、国民生活同样如此,粗暴的干涉,管理和控制,国有化出处处可见,企业家,商人,工人和普通民众在政府所塑造的经济生活面前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能服从,那个时代很多国家的政府或执政党常常以“父亲”、“母亲”自居(这点在中国最为明显)。
广元9ad79ffc术东的有科-司公件909f4a1e慧优学ae8b途421e习49f6软限技网升高学
这种相似难道是巧合吗?不,这种相似告诉我们,当集体主义以伟大理想的名义接管了我们的经济自由的同时,我们的思想自由也早已成为了陪葬品,Billy父亲身上的那种专制精神,便是集体主义体制的最大的馈赠。自由是英国的传统,然而这种传统在体制面前有完全沦陷的危险,曾经为世界带来自由思想的英国,那时却面临着自己毁灭掉自由的可能,这难道不可怕吗?更可怕的,是毁灭自由的凶手却往往最热烈最积极的标榜着自由,而无论是凶手本人或者是受害的整个社会,都茫然不知…… 关于《天鹅湖》的结局
原版《天鹅湖》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齐格弗里德王子在湖畔邂逅了被魔王变成天鹅的少女奥杰塔,两人一见钟情。奥杰塔告诉王子,只有忠贞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于是,王子立下誓言,要用爱情营救奥杰塔。但是,在国王为王子举办的择偶舞会上,乔装打扮的魔王带着酷似奥杰塔的女儿奥吉利亚前来出席,并诱使王子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奥杰塔伤心地返回了湖畔。王子发现真相之后,赶到了湖畔,请求奥杰塔的宽恕,并与魔王展开了搏斗,拯救了奥杰塔。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王子和奥杰塔幸福地走到了一起。然而在舞蹈老师口中,这个美好结局却成了王子变了心,再也没有回到森林,少女奥杰塔伤心绝望而死的悲剧。为什么呢?
在西方文学里面,常常出现公主,王子或者是普通人在巫师或者魔鬼的诅咒下变成了动物的情节,这种自己外表和身份的变幻在我们读者眼里常常是一种厄运或者是可怕的束缚,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蕴含着一种对“我是谁”,“何谓自我”的哲学探讨,因为人们常常在身份和外表的变换中模糊了对自我的认知。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或许就会明白,在舞蹈老师威尔金斯眼里,她就是那位少女奥杰塔,被魔王变成了天鹅,失去了像普通人一样自由的去选择自己的生命里发生的一切,她那个成为芭蕾舞舞蹈家的梦被禁锢了,而那个曾经对她许下承诺的“王子”,留给她的却是失望……在电影里,同样被禁锢的不止是舞蹈老师,还有Billy的哥哥,他成为了和父亲一样的煤矿工人,然而我们却有可以看得出他是多么的热爱音乐,热爱摇滚(Billy Elliot原本的命运或许就是一名矿工);Billy的父亲,除了送Billy去考试之外,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自己生活的小镇,他们都是一只只被集体主义束缚的天鹅,他们的生命并不是选择错了方向,而是根本无可选择…… Billy Elliot
件909f4a1e-4dc9升高4c92e5ea的a32f广途421e习49f6司有4b66学科软优学ae8b元9ad79ffc术公智限网技心心东的慧 《舞动人生》这个故事本身,讲述的就是一个叫Billy Elliot的小男孩的自我奋斗,最终成就梦想的过程。的确,为理想而自我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是每个社会所赞许所鼓励的,但是这种赞许和鼓励必须建立在一个这样的基础上,即这个社会允许每个人自由的去追逐梦想,每个人都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命运的方向,但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不存在这样的自由的话,那么这种自我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要不就是离经叛道,要不就是向军队一样的服从纪律,麻木不仁(这根本不配称为自我奋斗!)。电影里,Billy Elliot就是前者。
电影的结尾是美好的,Billy的奋斗不仅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也改变了身边的人,他的爸爸还有哥哥。原本对待Billy是何等粗暴和专制的父亲,当他在圣诞节的晚上,看到拳馆里翩翩起舞的Billy时,Billy的天赋和努力感动了冷若冰霜的自己,第二天他选择了和雇主妥协,选择了“叛徒”的称号,选择了复工。为了能够让Billy去考试,他变卖了Billy的母亲生前留下的纪念品,或许没有什么比这更悲惨的了,但是这也是他生命中久违的清醒,他肯定看到了自己少时曾经的梦想,此时此刻Billy的梦想成为了他的梦想,他在为了自己的选择而奋斗!当Billy通过考试的时候,他那激动的跑回了工会,”He did it!! He fucking did it!!” 尽管工会罢工失败了,但那已经不是他所在乎的了。
Billy也唤回了父亲和哥哥的温情,那个动不动就青筋暴起的Jacky Elliot,最后在埋葬母亲的墓园那里父子两的那一幕让我泣不成声。当Billy即将乘车离别时,他的哥哥说了整部电影里唯一一句作为一名哥哥对弟弟应当说的话”I will miss you…”
电影的编剧和导演让我们知道,在那个万念俱灰,万马齐喑的年代,对自己梦想的追逐所焕发出来意义是巨大的,是那个时代最好的解药,当Billy成功时,那种自由的光芒照进了他的父亲,他的哥哥,奶奶,还有威尔金森夫人心里。挣脱集体主义的束缚需要的不仅仅是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更需要每个人心中的觉醒,每个人忠于自己,忠于梦想,重新开始人生的奋斗。
电影的结尾又是现实的,Billy的父亲和哥哥终究没有摆脱自己的命运,回到了那窄窄的矿井电梯;舞蹈老师欣慰之余,她还要面对自己的生活,集体主义的伤害永远的留在了他们的身上,永远也无法消失了,他们的命运或许对于我们后人来说,是一个代价高昂的教训吧,然而我们有是否真的牢记了这个教训呢?
这部电影的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恰好是《朗读者》的导演,在这两部电影里,他借用Billy的父亲(还有哥哥,舞蹈老师)和汉娜这些角色隐喻了那个挥之不去的时代,隐喻了纳粹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这两种集体主义的产物给我们人类带来的伤害,时代走到了今天,我们是否能够彻底地告别它们呢?时代是否又会重演呢?此时我们就是那个翩翩起舞的Billy Elliot,我们要用我们的奋斗去走出那智慧的一步……
下载地址:下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