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成长的不是伤害,而是对伤害的理解

2020年10月15日 浏览:

小时候,总喜欢玩蜗牛,当那个触角伸出来的时候,碰一下,它就缩回去。现在,有孩子了,孩子也喜欢捉蜗牛,但孩子只会高兴地看着蜗牛从壳里钻出来,看着它爬呀爬爬呀爬不亦悦乎。孩子跟我是有不同玩法的,他会给蜗牛更多的空间和自由。但我们也都会遇上一些装死的蜗牛,任你怎么拨弄或者等待,就是不会伸出它的触角。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会遇见这样一类人,他们有着特别曲折的成长经历,比如从小被遗弃、被家暴、被冤枉、被贬低,过着自认为特别糟糕的生活,当然这会是长大后才得出的结论,有了跟别人比较,才知道自己的生活里有不公平,有了自己独立的看法,才可以评价自己过去发生过的事情。

可是,当他们知道自己的成长不易,知道自己的成长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并没有解放自己,反而每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埋怨如果当初不是父母怎样,自己也可能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渐渐地,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用抱怨寻求暂时的慰藉,安慰自己目前的情况不能完全怪自己,可当自己努力遇到更大阻碍的时候,责怪就会释放出更多的怨恨,让自己躲在壳里继续自我安慰。

当然这怨恨也是有毒的,吸入太多就再也无法爬起来继续走路,因为要证明自己能行可比指责别人让自己不能行要难得多,勇敢地伸出触角就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和碰壁。

父母老是跟我说,没有给我什么。我想其实父母给我的不少,最感谢的是父母给了我机会走出家,虽然我曾经也带着父亲的固执和母亲的胆怯,而走到今天,所有的经历、错误和碰壁让自己学会思考,也开始学会用更圆和的方式去对待我的生活。妈妈前几天过生日来看我时说:你再也不像以前的那个小丫头了。

是啊,虽然我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前的那些经历无疑还在那里。而因为这些经历,我可以更多的视角去理解正经历不同困难的家庭,当我看到自己经历对于我的意义时,我会多一份好奇去看这些有着无限可能的孩子。我的父母依然会有吵架,而我始终只能先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这样他们的世界才能还原为只为自己的事情争吵,问题才有了变得更单纯的可能和有更多的解决空间。

或许,每一个人也只有走过了足够长的路,才能理解自己经历的来龙去脉。而不论早晚,只要不放弃,总有一个人可以延伸你的触角,让我们知道自己曾经裹在壳里的空间是多么有限。也只有鼓足勇气伸长自己的触角,感受过更温暖的阳光,才会明白那些不太完美的壳作为我们生命的起源,本质上却是上天给过我们的最好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