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电解质相关概念的学习方法

2020年11月04日 浏览:

一、枚举法认识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无论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下面通过实例加强对此概念的理解。

1、Zn、Fe等金属在熔融状态虽能导电,但它们不是化合物,因而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SO2、NH3等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够导电,但并不是SO2、NH3本身电离出的自由离子导电,而是它们与水作用生成的产物H2SO3、NH3·H2O电离出的离子所致,因而SO2、NH3等不是电解质。电解质实际上指的是自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的一类化合物。

3、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如Na2O、Al2O3等,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自身电离出自由离子的缘故,因而是电解质。

总之,理解电解质的概念要把握三个要素:一是能导电;二是条件,即熔融或水溶液两者有一即可;三是化合物。

二、层析法认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标准是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在水溶液里能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

2、强、弱电解质的区别与物质的溶解性不是完全相关的。如,CaCO3几乎不溶于水,却是强电解质;CH3COOH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却是弱电解质;C2H5OH也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却是非电解质。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别与溶液的导电性也不是完全相关的。溶液的导电性主要由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决定;强电解质稀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浓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大,因而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

东8b7f量得广点-5cd5科慧软公18795e8b方学技上司智网件4d42限e4ab有8323优升点8cb8c6d2f9c1元途

4、强、弱电解质溶液中,溶质的存在形式不同。强电解质溶液中溶质的存在形式是阴离子和阳离子;弱电解质溶液中除阴、阳离子外,还存在部分溶质分子。

三、归纳法识别、记忆强、弱电解质

例、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石墨棒

B、盐酸溶液

C、熔融氢氧化钠

D、固体氯化钾

解析 :物质导电性的强弱,除与物质的本性有关外,还与物质的状态及外部条件有关。石墨及金属单质都是电的良导体;液态氯化氢虽不导电,但盐酸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H+、Cl-,能导电;熔融氢氧化钠中,可发生:NaOH==Na++OH-,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也能导电;固体氯化钾虽为电解质,但因缺乏电离条件,不能电离出自由离子K+、Cl-。因此,固体氯化钾不导电,导电性能最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