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考热点-五四运动100周年

2020年11月06日 浏览:

五四运动100周年

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

【知识链接】

1.背景

(1)国内背景

①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②阶级:随着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壮大。

③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动。

(2)国际背景

①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指明了解放道路;

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是这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2.经过

第一阶段:1919.5.4——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青岛”。

方式:游行示威

第二阶段:6月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

方式:三罢

特点:范围广,群众基础广、自发不妥协、工人阶级作为主体发挥作用。

3.结果

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拒绝和约签字。

胜利原因: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巨大作用。

4.性质

①一次彻底(彻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

②一次广泛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5.意义

广元-8de71985软限有网方8543学司量421b公优的心科慧9ade4e37升得技c7e8件点途东

①其主要历史功绩是“启发了人们的觉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②青年学生起先锋作用,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五四精神:爱国(核心)、进步、民主、科学。

7.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影响

(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式知识群体精英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

经典题选

阅读下列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注:这里指广义上使用的“五四运动”,所涉及的时期大致是1917年到1921年。)的各种阐释和评价,同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他们(自由主义者)强调五四运动促进了“以大众活语言的新文学取代文言文的旧文学”;它是一场“理性反对传统、自由反对权威、对人生及人的价值的颂扬反对对它们贬抑的运动”,是一场“由那些了解他们的文化遗产,并试图用现代历史批判和研究的新方法论对之加以研究的人所领导的一场人文主义运动。”……(他们)把欧洲文艺复兴看作是在中世纪旧秩序桎梏中挣扎的新生资本主义社会所要求的一场运动。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适应了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因而在欧洲得以复活。而在“五四”时期,中国的经济也从中世纪状况发展到资本主义状况,并提出了类似的文化上的要求。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

(1)材料一中的“自由主义者”称“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理由是什么?(2分)试从思想背景和内容两方面比较中国和西方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差异。(4分)

材料二: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

——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1920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三: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无抉择的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1941年

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1943年

(3)根据材料三,简述蒋介石对五四时期历史的基本态度,结合当时形势分析其原因。你对蒋介石的态度有何看法?(8分)

材料四: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无产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

——毛泽东《五四运动》1939年

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根据材料四,归纳毛泽东关于五四运动的基本观点。(4分)

参考答案:

(1)理由:都蕴含了歌颂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2分)背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主要面临着教会神权的控制;(1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主要面临北洋军阀的尊孔复古。(1分)内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个性解放;(1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民主和科学。(1分)

(2)新文化运动是有价值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民族觉醒,人们关心国家政治事物,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涨。(2分)

原因:北洋军阀政府抛弃民主共和,实行专制独裁,五四爱国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作出让步,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政府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民主革命精神。(4分)

(3)态度:批判新文化运动片面否定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1分)肯定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1分)

技c7e84d07软慧9ade4e37-8de71985习优的心术学元67267c80习有4c69司量421b根途心广限升得费公东81ee4d40秀科785d件点bdb8网方8543

原因:中国处于抗战时期,需要激发民族情绪;(1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稳定统治。(1分)

看法:

蒋的态度有失偏颇,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必须建立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或者传统的礼教只能强化农业社会制度下的专制统治);

蒋的态度比较理性,国家的独立和统一的基础是民族凝聚力,亟需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2分,注意:只要答到其中任何一方面且言之有理就可得分。)

(4)归纳: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新起点: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形成了统一战线参加了革命;知识分子起到了先锋作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每点1分,共4分)

真题再现

【2016年百校联盟猜题卷(新课标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对五四运动,中国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看法。我认为不能把五四运动和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分割开,要统一来看,因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是分不开的。有人把新文化运动看成一场反传统的思想启蒙运动,而把五四运动看成是一场救亡的爱国运动,提出救亡压倒启蒙或者启蒙压倒救亡,我觉得这都是不对的,不应该把启蒙与救亡看成是相互矛盾的。

——摘编自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政治救亡与思想启蒙的关系”论证说明材料中的观点。

参考答案:

观点: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是相互促进的,不能截然分开。

论证: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基础,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和动员的作用;五四运动则是一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反帝爱国运动,同时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可以说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都体现了爱国救亡与文化启蒙的时代主题,不是相互压倒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