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对于高考学子而言是很不平凡的一年,这是我国启动高考改革后试行新高考模式范围最大的一年。众所周知,在新高考改革前,我国高中都是采取文理科分科的方式来选择考试类型。
本次的高考改革,将原本那种粗暴简单地将考试科目分成文理科的方式改成了“自由选择”。自由选择科目并非是由考生全权决定自己要考试的科目,新高考里,有三种不同的新高考模式。
目前我国新高考的三种新模式
第一种模式:7选择3模式
这种模式比其他模式多了一个选考科目: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目前,这种模式仅在浙江试行,还没有针对其他省市进行大范围实施。根据统计,这种模式下的高考选科足足有35种选课方式。
7选3模式的选科方案,让学生有极大选择余地。学生除了语数外这三门必选科目外,剩下7门学科都是自由选择。
第二种模式:3+3模式
目前,施行这种模式的几个省市分别为: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和海南省。这种模式除了得选择语数外三门必选科目,还得额外从政史地、物化生6门学科里选择3门学科作为自己的高考选考科目。
这种模式与7选3模式唯一的区别就是它没有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这门选考科目,这种模式下的高考选考科目数量自然也就少了不少,只有20种选科组合方式。
第三种模式:3+1+2模式
这种模式指的是:学生在必选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前提下,得从物理、历史这两门学科里边儿选择一科作为自己的高考选考科目,之后还得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四门学科里选两科作为自己高考选考科目。
这种模式与上面两种模式区别还是挺大的:它不仅没有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这门学科,还让学生必须选择物理或历史,让学生的自由选择权限略微受限制。
目前,这种选科模式在第三批实行新高考的8个省市里进行大规模施行:河北、江苏、福建、辽宁、湖南、湖北、广东和重庆。根据统计,这种新高考模式下的选科,仅仅只有12种选科组合方式。
新高考各模式的利弊有哪些?
“3+1+2”模式的利弊
这种模式不会像“7选3”模式或“3选3”模式一般给予学生过多自由选择权,是最接近传统高考的新高考模式。将学生对于学科的选择权加以约束,能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大规模“弃物理”现象。
另外,这种模式与传统高考模式有类似之处,更能被学生所接受,不至于让学生面对一大堆选择科目时候完全一脸懵、陷入迷茫。
再者,这种选科模式的组合较少,这对那些师资力量不怎么好、教学配置资源有限的学校更为友好。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自己的小弊端:相比“7选3”和“3选3”模式而言,它难以让学生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兴趣倾向和优势之处。
“3选3”模式的利与弊
这种模式给予了学生较大的选择权,让学生能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发展个人兴趣方向。
其实学生在教育就业和高考的大环境影响之下,即便拥有自由选择权,也不会将个人特长与兴趣放在选科的主要考虑位置上。毕竟,学生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到学科难度、学科的专业覆盖率等多方面问题。
另外,这个模式还有一个弊端:它的选择权过大,学科组合方式太多,容易给师资力量一般和教学硬件设施水平一般的普通高中带去一定的教学压力。
“7选3”模式的利与弊
这种模式的组合方式是最多的:高达35种。这种高度自由的学科组合能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特长与爱好,同时也会让部分学生陷入迷茫和对未知的焦虑。
选科组合越多,对高中的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挑战就越大。太复杂的选科组合数量,不仅会让学生感到迷茫,甚至会让高校在资源分配和教师教室安排方面感到压力和头痛。
总结:新高考模式下有多种选科方式,学生不必再像以前一样被粗暴地划分成理科生或文科生。自由的选科权利不代表兴趣能直接“放飞自我”,毕竟各大高校不同专业对学生选科是有要求的,大家选科时还是得多方位考虑、谨慎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