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新高考模式下应该怎样“选科”?

2020年12月29日 浏览:

新高考模式下应该怎样“选科”?

选己所长、选己所喜

参加高考的学生都知道一分能甩掉很多竞争对手,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都希望自己能多考一分就多考一分,所以在自由选科的情况下,考生们自然是要绕过自己不擅长的科目,选择自己成绩最好的学科来学习。

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学生喜欢某一科目,但是这科却不是自己擅长的科目。

面对这样的情况其实学生们也可以选择,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都会愿意花精力的,即便喜欢的科目不是自己最擅长的,但只要自己愿意学习,相信高考时的成绩也不会太差。



有途公广学科软东49e5量技优433c42f8升的慧限元件-网司 结合对未来的规划选科

无论是从参加高考还是上大学,最终都是为了大学毕业后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所以一开始的学习也就决定了未来的就业和生活,所以高一新生在选科的时候也应该考虑自己对未来的规划。

在这一方面高一新生可能不太了解,不过可以找来值得信任的学长或者老师,跟家人一起研究未来要从事哪些行业领域的工作,那么这些工作又有什么样的特性和专业要求,自己再根据大学相关专业对于选科的要求来决定自己的所选科目。

成绩普通的学生尽量选文科

除了偏科的学生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属于没有擅长的科目,每一科成绩都差不多,以前的高考模式还不用纠结,但是在“3+1+2”模式下,学生必须要在6科中做出选择,这对不偏科成绩又一般的学生来说很难。



如果是这样的学生想要上一所好的大学,最好还是选择偏文科的内容,因为不偏科说明没有太强的逻辑思维去学习整理,那么可能就不太适合理科的学习。

相比之下,文科有很大一部分知识都是背诵记忆的,就算逻辑性再差,但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也能掌握一些知识,还是有提分的可能性的。

选科对未来上大学的影响

从科目特点上说

物理:物理虽然以前被划分为理科学习科目,其实物理也考验记忆能力,在这一点上文科生还是有优势的。

地理:地理其实是所有学生都比较适合学的科目,在上大学选择专业上也是有帮助的,人文地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文科素养,而自然地理则更加偏向锻炼理科思维。



从大学专业角度讲

根据全国多所大学提供的不同专业更倾向于哪些科目的数据上来看,不同专业都会在科目上有自己的倾向。

比如医学类专业对于首选科目大多是没有要求的,只有少数要求必须选择物理,那么如果高中时期选择了物理就会在大学选专业上比别人多了一点选择专业的机会。

科目组合

大学的很多不同专业设定其实关于文理分科是没有明显的区分的,有些专业是限定文科生,有些专业是限定理科生,那高考模式改革后,学校就不能再以文理来界定了。

这也意味着高中选科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的专业选择,建议偏理科思维的学生尽可能还是在首选科目中选物理,在次选科目中一科选择比较偏向文科思维,另一科选择文理都可以的科目,增加自己选专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