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综合素质评价影响强基计划录取!你提交了吗?

2020年12月29日 浏览:

2020年强基计划录取需要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近日,青海省、广东省、四川省等地的学生和家长陆续接到通知,要求完成强基计划报名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报送工作。这项材料一般是由学校组织填写,学生、校长签字加盖学校公章后上传至教育部门。

很多考生家长疑惑,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该如何填写?有什么作用?对强基计划会产生哪些影响?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本文。

部分省市综合素质评价表

虽然目前,大部分省综评系统没有完善,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大多为单独制定的表单,但整体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内容一致。包含道德品质、学业水平、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社会实践等六个方面。

在近期,各省下发的通知中,也明确了填写办法和各项内容评分标准。

江苏省:


河北省:

温馨提示:

1、关于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使用办法,很可能会在后续校测通知中进一步明确。

2、目前大多数省份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尚未建立或完善,需要手动填表,一般由中学下发表格。如近期没有收到表格的同学请尽快联系中学。

3、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校考成绩有直接影响,请务必认真填写。

4、部分省市有“考生自评”模块。考生可结合实际情况,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展现自身个性特点、学科素养等表现。

综合素质评价在评什么?

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明确规定,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5个方面: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

综合素质评价不是为每位学生“打分”来进行比较,而是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和特点,是从“优秀水平”到“个性展示”的转变。同时,综合素质评价程序非常完善和阳光,先是学生如实记录,继而在班内、校内公示审核,最终形成档案。

思想品德: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

学业水平: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身心健康: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

艺术素养: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变现的能力等;

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

2020年高校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录取招生简章陆续发布,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明确说明,综合素质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情况、在高中期间组织活动情况、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研究性学习情况以及参与文艺、体育活动等情况。

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重要性

一、从政策层面,三番五次强调综合素质评价

1、早在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就已经提出为改变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大学录取学生将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统一高考考试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改变“一考定终身”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关注学生素养的养成,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

3、2020年1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指出:进一步总结完善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推进综合素质档案在招生中使用。各地要加快推进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电子化管理平台建设,继续探索在有关特殊类型招生中使用综合素质档案。

4、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强基计划)指出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二、强基计划中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地位

综合素质情况将作为高校录取综合成绩的一部分,具体使用办法根据“一校一策”的原则在招生简章中公布。2020年强基计划中,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一般作为面试重要参考材料,在面试环节评审,评审结果影响面试成绩。

在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强基计划”着眼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要求,充分发挥高考这个指挥棒的正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将自身兴趣与能力相结合,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贯通培养、系统培养,勇于担当,为国家破解“卡脖子”难题打好人才基础。所以,“强基计划”首次明确提出重点在基础学科安排招生专业,真正选拔出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领域人才需求。

因此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参考,必定会在校测环节有所体现。

此外,高校更可能会在校测环节审查材料的真实性。发现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舞弊的,将取消强基资格,并通报有关省级部门取消当年高考资格。例如河北省明确:

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

综合素质评价的立意在于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把一个学生从平面的分,塑造成立体的人,多方面考察。

①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唯分数”的选拔录取模式,促进高校多元化录取的推进。

②对考生个人而言,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③对学校教学而言,可以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件有公得方学司28dd元53055ea4科是心东37e2网4bce9ef4慧467f是秀的方升-16195c9a上技秀途6915107f56d3497f广量优16527ab2软限 目前,高校强基计划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已经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选拔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甚至部分高校把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引入到最终高考综合录取中。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仍在试行和完善过程中,相信未来随着高考改革进程的推进,他会更大的发挥其价值,为学生发展、高中教育和高校招生提供依据。我们低年级的考生和家长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