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据广州日报报道,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给出建议:我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但18日傍晚,84岁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最近,关于钟南山院士的两张照片刷屏了。
材料二:截至2020年01月30日,已有军队、上海、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浙江、山东、江苏等省,共6000余人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救援。在这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攻坚战中,没有局外人,更没有旁观者。疫情防控阻击战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的“分内事”,更是对中华儿女众志成城的一场大考。各地各部门协调联动全力投入防疫救治,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大批企业和个人迅速行动,捐款捐物,抗击疫情,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
材料三:疫情发生后,武汉这座有1000多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全力抗击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大疫情,这座按下“暂停键”的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负重前行,共同抗击疫情。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范文展示
最美逆行者,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你的位置
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争分夺秒鏖战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施工人员、为生命接力星夜驰援运送医用物资火车司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作出防控部署,各相关部门和地方迅速行动,一场疫情防控战正在进行。
选择逆行,选择坚守的你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坚定的手印,表达着担当与承诺;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用坚守的背影,演绎着泱泱大国生生不息。
这是疫情中最富勇气的奔跑——不是朝着家的方向,不是走向安全的后方,而是去往最危险的战场。他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用自己行动书写着人生中最精彩的,也是最美的韶华篇章。
“疫情不止,我们不散”。一位疫情“红区”90后护士的话语让无数人感动泪目。大灾当前不退缩,越是艰难越向前,他们是新时代最美的“逆行者”,更是我们心中最可敬的时代英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从各地方各部门的快速跟进到专家医生的全身心投入,从城市之间的守望相助到民众之间的相互鼓励,从企业的物资捐助到个人的关心帮助,还有按满了红手印的“请战书”、抗击疫情的党员医生“突击队”、帮助搬运物资的“志愿者”、瞒着家属冲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在疫情面前,无数“逆行者”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组成了一道铁壁铜墙,将病毒挡在身前,守卫着身后人民群的众健康与安全。
疫情防控是一场看不见硝烟但却生死攸关的激烈战斗,是一场只能打赢、必须打赢的决胜之战。其实,逆风而行的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的人要么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要么毅然放弃春节假期、投身到战“疫”队伍中来。所有的努力基于人,所有的信心源于人,所有的成效来自人。从某种角度来说,医疗救治、媒体发布、交通管理、肉菜供应、物资保障......不管是抗击疫情的哪一个环节,正坚守在岗的人都是令人尊敬的“逆行者”。正是因为他们在自身岗位第一线的辛勤付出,抗击疫情才有了走向成功的基础。
爱是担当之责,亦是奉献之歌。疫情“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是时代的骄傲,是国家的骄傲,是民族的骄傲。他们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汇集成抗击疫情的“滚滚暖流”,构建起抗击疫情“钢铁长城”。这样的付出与牺牲,大家永远铭记。
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关键时刻冲在前,这既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携手并肩、守望相助,就一定能战胜病毒,赢得胜利,也一定能共同守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
抗击疫情,人人责无旁贷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牵动国人的心。朋友见面、微信聊天、朋友圈分享,几乎三句不离最新疫情的进展。讨论的背后是人们对疫情的关注,也是对自身、家人健康的担忧。自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在网络上制造传播散布谣言营造恐怖氛围,利用消费者焦急哄抬物价获取暴利,不仅加剧了人们的焦急,更影响社会秩序。疫情眼前任何人无法置身事外,所有人唯有放下私利才能打赢这场战争。
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谣言的止者。朋友间传递信息,相互提醒本无可非议,疫情眼前相互提醒值得提倡,但故意造谣严峻事态危言耸听,则超出应有的范围。半个月以来,各种各样的谣言在微信群传播,伪造的医生生死书病院内部文件,某医护职员间阐释形势的聊天截图等等,营造出恐慌紧张的气氛。一些自媒体还乐此不彼地制作初级趣味的视频段子:穿戴防化服参加艺术操比赛,分公司逼迫总部签署文件否则到北京去汇报......
不管是营造夸张恐怖的氛围,仍是调侃疫情,都在无形中营造了恐慌,这种为博取观众眼球而消费大众焦急的行为,将对社会秩序带来严峻危害。在互联网时代,谣言的危害会被成倍放大,尤其现在抗击疫情的紧急时刻,对社会的危害难以估量。因此,制止谣言的捏造,终止谣言的传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有限科升广上网元慧司4ffb学-优技途软东62b3公件
随时更新增长的确诊人数,一定程度上引起群众的焦急,大家通过采购口罩、药品加以保护, 这是情理之中的反应和应对。然而近日来,相称一部门非法商家借此机会哄抬物价,一个平时两三块钱的口罩竟然以十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销售,据说有抗病毒功效的板蓝根也被抬价卖至脱销,商家这种无良行为不仅违背市场秩序,更间接引发社会的恐慌。试想假如所有行业都乘人之危哄抬物价,那么终极受害的将是所有人。
俗话说,正人爱财取之有道,这些通过发“国难财”牟利的商家终将受到惩罚!唯有在这个时候向老庶民提供良心服务的商家,终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疫情眼前所有人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近日,专家呼吁,没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去武汉,武汉人没有必要的事情也不要离开武汉。固然每个人都拥有步履的自由,但疫情当前还应当以大局为重。
此前有传言说有个别确诊患者不顾疫情扩散逃离病院,造成疫情蔓延。不论逃离是由于承担不起药费,仍是但愿回家乡诊治,亦或是不想被隔离,这样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国家医保局已宣布,对疫情治疗使用的药品进行特殊报销,不纳入病院的相关考核,异地就医的先治疗后结算,不让患者由于用度题目而抛却。国家的迅速步履为患者解决了后顾之忧,患者更没有理由不接受治疗。包括确诊患者在内的所有人,应当当真对待政府媒体的呼吁,切不可有侥幸心理,也不可有消极应对的心态,由于每一个人的不当行为都可能引起疫情的变化。
疫情的防治考验着我们,这不仅是一场医疗职员的战斗,更是一场全民的战斗。对抗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但必需清醒冷静。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击败疫情的协力。
这个春节,我们以“静”致敬
没有春节不是流动的,也没有春节不是走动的。这是以往中国人过春节的常态,热热闹闹、走亲串户、朋友相聚,动起来的春节被视为祥和、欢乐的时节。
然而,这个春节,真的不一样。一个现实原因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还在持续,全国人民为此揪心。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与心态,过好这个春节,值得我们细细思量。春节的流动、拜年的走动、庙会的人头攒动,这些人们已经习惯了的过年方式,在这些日子里恐怕需要改一改了。
此时,“动”的年节莫若“静”的岁月。人们越是大规模流动,越是大范围聚集,越容易增加疾病传染的概率。走动起来还是宅上一宅,理性人不难看透其中的得失,既为人也为己。事实上,不走动也能过好年。技术发达了,信息拜年、视频祝福、在线聚会,都不失为一种时尚,那些以往通过面对面完成的新春祝福,借助云端就能迅速直抵耳畔、身边,过年礼仪一样也缺不了。
此时,“动”的脚步莫若“静”的心意。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各条战线上的“勇士”都已经动起来了,他们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以这样一种方式过了个“动”的年,是真正的大无畏。相反,对普通人来说,如无特殊情况,宜静不宜动,什么自驾跨城回家、什么一定上门拜年、什么提前安排好的聚会等等,都不妨在冷静且理性地审视下做个宅男宅女,不远行、不扎堆、少聚会。现在,最好的祝福是以你我的安全距离为彼此送上健康祝福,最大的心意是以你我的实际行动护佑早日战胜疫情。
此时,“动”的冲动莫若“静”的责任。正视才能重视。充分认识人员流动对疫情防控的难度、充分认识人员聚集对疫情防控的压力,就能更加理性地看待过年与抗疫的辩证关系。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动起来,或是响起村里大喇叭,“各过各的节,没事别瞎串”;或是群发提示信息,“春节在家发微信,情到意到人安全”;或是普及顺口溜,“出门就把口罩戴,切莫随意乱吐痰”……这样的“动”不是冲动,这样的“动”既是行动又是保护,因为此刻,每个人的“静心”“静态”都是疫情防控的需要,都是对防病防疫尽的一份责任。
在这里,我们郑重倡议:如果你没有非去不可的地方,请静心待在原地,人在哪里,健康就在哪里,哪里就是年;如果你不是那些一定要“逆行”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的党员干部、及时传递信息的新闻记者以及运送救援物资的相关人员,请静心待在原地,让“逆行”少一些压力、给坚守多一些鼓励、为信息打开更多通道。此时,最大的爱意是距离产生美,最大的善意是守好责任田。时间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我们正在全力与病毒赛跑、与疫情赛跑,也一定会战胜病魔、战胜疫情,需要争分夺秒、众志成城。每个人都是主体,每个人都有义务,每个人都应该以“静”致敬那些坚守的、“逆行”的英雄们。如此,我们一定会风雨无阻向前进。
天地行之有道,妄自贪痴可休矣
——关于拒绝捕食野生动物的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朋友:
春节将至,“武汉肺炎病例”在引起担忧的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十七年前SARS浩劫的惨痛记忆。病情出现时,它们有相似的开头:一个病人出现,一系列人传染,由一至百呈“井喷式”增长;回顾病源时,更有相似的起因:国家卫健委指出,病毒是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有人都在关注开始肆虐的疾病如何防控,我们也应注意到疾病的由来,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从源头上遏制病毒。
纵观近几十年新型传染病的发源,艾滋病毒来自于非洲白眉猩猩,寨卡病毒来自于恒河猴,埃博拉和H1N9禽流感这些更为熟悉的疾病,也都和野生动物有关。这次肺炎的第一例感染者与随后十余名病人都来自野生动物市场,而多年前SARS的第一位感染者正是一名野味厨师……这些事实无一不告诉我们:捕食“野味”是病毒传播关键的一环。“SARS的源头是蝙蝠不假,但是它发展的舞台是广东野生动物市场和酒楼、餐馆。如果没有我们滥用果子狸,食用果子狸,那么病毒从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传播链就不会发生,当年的SARS就不会爆发。”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员石正丽在“一席”演讲中说。因此,在屡次发生的血的教训面前,每个人都应该拒绝追求“野味”。从前我们呼吁保护野生动物,只是关注它的生态意义,还是有一些人不以为意,我行我素;如今这些传染病提醒我们,拒绝捕食野生动物,不仅关乎生态,更关乎公共安全。由人的贪念、痴昧引起的后果来之迅速,更是来势汹汹。在此,我发出如下倡议:
第一,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不抱猎奇心理。国人对“野味”的嗜好,有文化心理、传统以及中医药文化影响等多方面原因,也有人把捕食一掷千金的珍稀野生肉类当做身份地位的象征。然而,这样的“排面”建立在一条条原本在自然中灵动的生命和一个个潜在的病毒威胁之上,真的值得追求吗?答案不言而喻。
第二,明确捕食野生动物的危害,不抱侥幸心理。在记者卧底的一个“野味群”,有人提及最近的武汉疫情,一群友回复“该吃吃该喝喝,没那么容易来我头上”。总有人不相信野生动物会传播疾病,或者说是不相信传播病毒的野生动物就是自己接触的这只,抱着侥幸心理。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发生大规模疫情,经济损失动辄数千亿,生命的代价更是无法衡量。
第三,心怀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不抱自大心理。化用一句莎翁名言,同一的太阳照着人类,也不曾避了任何一种生物。天行有常,万物都在其该在的位置,维持天地的周转。一些病毒寄生宿主,千百年来动物共同进化出了特殊抗体,而新鲜宿主人类却对它们毫无招架之力。如果不是人类自高自大,把自己当做主宰而任由欲望膨胀,把本在山原奔跑的麋鹿、果狸摆上餐桌,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圣雄甘地曾说,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每一次无节制的索取,大自然都会要求偿还。也许这一次“武汉肺炎”的战争,我们也会像打败“非典”一样打败它,但这场战争建立在惶惶人心和无数人命之上,早已不能以输赢来论。我们不要等到出现超级病毒再后悔贪婪,不要等到付出惨痛代价再后悔愚昧。
一名中学生2019年0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