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高考冲刺后期,我们要做的是回归课本,复习基础知识,不丢冤枉分!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就是区域经济与经济重心南移这个模块的知识,来我们开始吧!
(1)中国古代经济区划的变迁
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表现在整个历史时期,则是经济区划的变化及经济重心的南移。①商周时期最主要的两个经济区是关中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尤以关中地区为中心。
②战国时期各国千方百计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形成了各具特色、界限分明的经济区,主要有关中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齐鲁经济区、燕代经济区及江淮经济区。
有学公广的软东af3c件b2ab优学元慧-升网途科4d06限技习司 ③两汉的经济区域大体可分为关中、关东和江淮地区。
④魏晋时期,在恢复东汉末年经济大衰退过程中,形成了巴蜀地区、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三个经济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⑤唐代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又一高峰,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是唐代的两大基本经济区。以安史之乱为界,两大经济区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逆转。
⑥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时期,此后,南方经济在压倒性优势下继续发展,我国古代经济南强北弱的局面成为定局。
⑦明清时期,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性市场的发展,形成了江南区域市场、华南区域市场、华中区域市场和华北区域市场。
(2)经济重心南移
①方向:自北向南,自西向东。(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转移,由内地向沿海转移)
技习升公8dbf司元有-途高网学的点东af3c的限47b3科4d06慧软95b7件b2ab优学c0a19d54广的
②内容:政治经济中心转移,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社会形态的传播。
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隋唐时期,迅速开发;五代十国时期,进一步发展;南宋至元,南方经济发展突出,超过北方;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
(3)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
升广的网司有元秀6459e78a限47b3公8dbf件b2ab费科4d06技习东af3c的途高a8f4慧软95b7133af14d优学c0a19d54-学的点
⑴背景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在封建国家处于分裂或割据状态下所呈现的程度比统一时期还明显和突出。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经济重心南移都比较明显。
(2)政治原因:北方持久、频繁的战乱使社会经济一次次遭到破坏,南方相对稳定的政局,民族融合,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有加强作用,建立在南方的政权,政府推动实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如孙吴、刘宋和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的割据政权,都比较注意发展农业生产。
(3)技术原因:北民南迁,南方劳动力的增加是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北方农民的大批南迁是经济重心南移中的主要特征,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如:灌溉工具和灌溉技术,体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
(4)发展潜力原因:南方开发较晚,社会生产远比北方落后,在经济重心南移时,无论从人力或其他各个方面,可开发性较强,这就为经济重心南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