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021年11月01日 浏览:

第一框 坚持党的领导

1、为什么坚持党的的领导:

(1)党的理论依据: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3)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2、党的领导方式: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

(1)政治领导

①含义: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

②体现: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③要求: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2)思想领导

①含义: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

②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要求: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组织领导

①含义: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

②体现:主要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③要求:贯彻执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集聚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4)总要求: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难点突破】正确区分党的领导方式的异同

(1)区别:

政治领导侧重在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思想领导侧重统一思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组织领导侧重党组织内部对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以及推荐党的优秀人才担任国家机关的领导工作等。

(2)联系:

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三者统一而不可分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三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特别提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方式,并不是全部的领导方式,党对国家的领导还存在其他方式的领导,如军事领导等。

3、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

核心地位,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2)表现:

①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特别提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中国共产党并不是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者,国家重大事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不负责国家具体事务的管理,管理国家具体事务的职能由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行使。

(3)意义:

①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确认识和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

②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

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必要性:

①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

(2)重要性:

③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把党建设的更坚强有力。

2、怎么样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人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加强党的建没,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3)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执政方式。

3、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科学执政

含义: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民主执政

①含义:就是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②要求: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3)依法执政

①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②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③重要体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④含义: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4)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5)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

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 执政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比较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侧重于管理的内容、领域

2.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侧重于:领导管理的手段、要求

3.两者相互渗透,不是截然分开的。领导方式是目的,执政方式是手段和要求。完善双方都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知识归纳】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

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根本立场

人民立场

根本使命

为人民谋幸福

性质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领导方式

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

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自身建设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


来源:高考政治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