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常见策略与影响因素

2021年11月11日 浏览:


情绪及对学业的影响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脑的机能。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情绪的重要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伊扎德把情绪定义为:人对其生存及学习环境和文化评价的结果。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深刻地感受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水平只是中等程度的相关,而上述广义的情绪则是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关键。因为良好的情绪是学生们求知和钻研的基础,复杂而艰巨的智力活动需要积极的情绪支持。

与学习过程相伴随的,对待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的态度体验称为学习情绪。学习情绪对学业水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上。首先,是心境对认知的影响。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情绪,在它产生的全部时间里,它能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保持它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使一切都感染着某种情的色彩。心境对认知的影响带有弥散性。积极的、良好的心境可导致积极的记忆和联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不良的心境则会导致消极的认知。心境还可以作为回忆的线索,因为人们做出的判断一般是与心境和谐一致的,所以当特定的心境在回忆中重复出现时,与心境和谐一致的材料也很容易被回忆。

其次,是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干扰。这种现象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常见。情绪上具有突出性的材料出现在人的意识范围内时,能够很快地影响人的注意,并发出警报,激发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请老师给两个班的学生布置默写课文的作业,但是只对一班的学生说明第二节课测验。第二节课测验的结果,一班学生的成绩比二班要好得多。其原因并不是一班学生比二班学生更聪明,记忆更好,而情绪发挥了报警功能,它使人们暂停或放弃对某一当前目标的追求,而去追求另一更为重要的目标,也就是说,当偶然事件介入时,有机体要打断当前正在实施的目标顺序,而优先完成紧急目标。

影响学生情绪的主要因素

学途件8295限43de东公3c21926c得科4907司8336高广软-方优升网元慧技心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归因:

归因作为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进行解释的过程。对行为和事实结果的不同归因,导致其对此行为做出不同的判断、评价、形成不同的态度和认知,同时,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和意向。研究表明,对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决定着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情绪反应。

如果学生把成败结果归于能力、努力等因素时,则会有利于学习成绩的进步。反之,归因于任务难度、运气等因素时,则不利于学习成绩的进步。教师可以广泛地运用归因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人际偏好:

人际偏好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彼此间在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带有个性特点的情感偏好倾向,即态度结构的认知、情感和意向因素。它决定着现实师生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最喜爱的是那些信仰和利益与自己相同的人,那些有技术、人才和能力的人,那些具有令人愉快或令人崇拜的品质如真诚、善良、坦率的人,那些反过来也喜欢自己的人,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要求,人际关系便建立在疏远的基础上,这种现象在师生关系上得了到充分的体验。正如教师喜欢成绩好或对自己教学有帮助的学生一样,学生往往佩服有才干或在某方面吸引自己的教师。这些人际偏好往往被学生不自觉地带进了课堂,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的教学目的虽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可能促进或干扰学生学业的完成。

司8336高科4907公3c21926c得b8cf法广3ec2网22ad元软有f707f6c8量慧是7f3c优0035c2cc心学限43de-方上途升4b11高技心件8295东

3.元认知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学习内容和课堂情境等的不同,自觉地控制和调节求学过程中的情绪状态,使之适合于求学情境并促进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这种对情绪的调控是在元认知基础上进行的。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指出:元认知通常被广泛地定义为:任何以认知过程和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它之所以被称为元认知,是因为其核心意义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到学习中,就是指对学习认知活动的认知,它要求学生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能力、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要采取的策略和方法,都有明确的意识,同时在学习中时时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评价,从而肯定、发展正确的行为,发现和改正错误和不良的行为,使自己的认知活动得到调整和改善。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控制、调节情绪的能力。

4.暗示作用

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下不明确的方式发出某种信息,而人们又无意中接受了这些信息的影响,做出相应行为的心理现象。这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它们。暗示具有影响情绪的强大功效,尤其是当学生处于焦虑、困惑、不知所措以及极度兴奋或愤怒等心理状态中时,极易受到暗示作用的影响。暗示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也可能产生消极的情绪,其性质主要受提示的方向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暗示的功能,引导学生形成有利于克服自卑、冲动等不良心理的积极情绪。

情绪调节的几种常见策略

升4b11高上限43de954a件8295优0035c2cc心9e10途点公3c21926c得b8cf法有f707f6c8量心科4907费司8336高4445广3ec25a08ab2c方4e09元9e92网22ad东学技心径-方上慧是7f3c软
因为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效果呈正相关的关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调节学生的情绪。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相传运古时候,塞浦路斯的一位王子皮格马利翁十分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少女的形象,从此,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目光观察不止,最后少女竟活了。心理学家因这则神话受到启发,从而提出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是指你把一个人当作什么,他就将成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妨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给人的心理造成巨大影响这一心理学原理,扮演皮格马利翁的角色,以积极的、满腔热忱的态度关注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自我激励机制,产生积极的情绪反映,更加自尊、自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完成心理匹配

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使学生的求学情绪与教学内容,求学行为与课堂情绪相匹配,并使学生在主观上得到满足,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为此,师生之间要实现心理匹配。心理匹配的实质,一方面,使求学动机发自学生的内心,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认知需要,情感需要)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发学生的愉悦情绪,为求学创造良好的情绪背景,产生良好的促学作用。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认知和评价,产生相应情绪体验,并在体验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予以适当调节,使教学情绪与学生情绪产生共鸣,达到乐学乐教。

3.及时沟通

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在信息、教学内容、情感等方面可能会产生认知上的差异和误区。沟通可以使师生在认知上趋同,化解不良情绪。沟通可以概括为信息沟通、意见沟通和情绪沟通。信息沟通是师生双方就教学活动有关的信息进行的交流和沟通。意见沟通特指不满的批评性的意见沟通。不良情绪对学习效果有极大的破坏性,此时,需要师生进行情感沟通,因为主观上感受挫折的学生,极易产生焦虑、沮丧、消沉、冷淡、发泄等不良情绪反应。沟通可以消除干扰学生情绪的不利因素,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亲近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适时自我排解

软限43de954a优0035c2cc心9e10技心径西科4907费升4b11高上元9e92d403途点学慧是7f3c东有f707f6c8量心网22ad3161公3c21926c得b8cf法点法件82954074-方上广3ec25a08ab2c方4e09司8336高4445

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在挫折和压力过大时,就会产生情绪紊乱和行为异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适时自我排解。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体可以实现自我调节。当得不到外界支持时,个体会进行自我鉴赏、自我安慰。从根本上说,自我安慰是不自觉进行的,并不能充分说服自己,但对于排除不良情绪有积极的作用。从积极的意义上讲,排解实际就是“希望激励”。排解的具体途径可以是均衡、淡化、换位、幽默、升华等等。

5.归因控制

只有当学生相信事情在自己控制之下时,才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符合个性倾向的归因。学生对事件作出归因分析,只是为了对事件有一种预见感和控制感。控制带来的益处是提高对事件(尤其是可能产生两极性后果的事件,如考试)的可预见性。如果失控,则可能影响到学生的自尊、自信。所以任何学生都会力图降低事件可能带来的最大危险,这取决于他的控制能力和归因指向。当归因于可控的原因时,无疑会导致愉悦的情绪。后之,则不然。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过,这一划时代的重大发现,是我们可以控制情绪来改变生活。教学实践也证明,不同的情绪状况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学会把握并利用这一因素,以达到同等条件下的教学效率最大化。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