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体液是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分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必修三P2
158.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必修三P3
159.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有: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渗透压是指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必修三P5
160.正常人血浆近中性,与HCO3-和H2CO3、HPO42-和H2PO4-等缓冲对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必修三P5
161.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必修三P8
162.免疫系统的作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的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必修三P8
16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必修三P9
16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必修三P9
16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必修三P16
166.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必修三P16
167.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
必修三P18
168.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必修三P19
169.下丘脑的功能: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的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必修三P20
170.人脑功能: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必修三P20
17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必修三P21
172.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必修三P21
173.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必修三P24
174.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必修三P26
175.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必修三P27
176.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必修三P33
177.免疫调节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的生理功能
必修三P35
178.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必修三P36
179.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必修三P37
180.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
功能紊乱。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必修三P38
181.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的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必修三P38
182.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
必修三P47
183.植物向光性: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
必修三P48
184.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必修三P48
185.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必修三P48
186.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老细胞则比较迟钝
必修三P50
187.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试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必修三P51
188.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解除休眠和果实发育
必修三P54
189.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种子休眠和气孔开度
必修三P54
190.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在根尖,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乙烯合成部位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可以促进果实成熟
必修三P54
191.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类似物也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必修三P54
192.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必修三P60
193.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必修三P62
194.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必修三P63
195.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分为均匀、随机、集群分布
必修三P63
196.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必修三P67
197.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必修三P71
198.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必修三P73
199.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必修三P73
200.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必修三P73
201.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必修三P73
202.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
必修三P79
203.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必修三O80
204.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必修三P80
件秀元技广司法821d43c0学慧是根科b175d0bf根东限的秀是网有b238acbf优西461a升af68-根软42bbd188学6846cf78a97b公b600d3b38e6c途 205.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必修三P88
206.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被生物所利用
必修三P90
207.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必修三P90
208.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必修三P90
209.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必修三P91
210.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必修三P92
21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必修三P93
212.未利用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必修三P95
213.能量流动的特点: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必修三P95
214.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类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还可以帮助人类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必修三P96
215.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必修三P101
216.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必修三P107
217.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必修三P109
218.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必修三P109
219.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必修三P110
220.生物富集是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
必修三P112
221.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必修三P124
22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必修三P125
22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必修三P126
224.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必修三P128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