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烯的实验室制取
(1)制取原理
(2)实验装置(B为氢氧化钠溶液)
(3)实验现象
圆底烧瓶中有无色气体产生,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乙烯的物理性质
颜色 |
气味 |
状态 |
溶解性 |
密度 |
无色 |
稍有气味 |
气态 |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比空气的略小 |
3.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放出大量的热。
化学方程式:CH2=CH2+3O2=点燃=2CO2+2H2O
②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乙烯比较活泼,易被强氧化剂氧化。乙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CO2,因此,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应该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②乙烯的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 (将乙烯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与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前者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后者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加聚反应
在适宜的温度、压强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烯可以通过加成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化学方程式为
4.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1)乙烯的来源
从石油中获得乙烯,已成为目前工业上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乙烯是石油的裂解产物,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2)乙烯的用途
①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来制造聚乙烯塑料、聚乙烯纤维、乙醇等。
②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催熟剂。
【考试规范答题】
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伴有黑烟,放出大量的热。
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
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
【配套练习】
1、如图是一套实验室制取乙烯并验证乙烯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
(1)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各装置中注入相应的试剂(如图所示);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烧瓶中液体混合物逐渐变黑。
(2)能够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装置甲的作用是_______。
若无甲装置,是否也能检验乙烯具有还原性,简述其理由:_______。
【答案】(1)①组装仪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使温度迅速升到170℃
(2)乙中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CO2等酸性气体
不能,因SO2具有还原性,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解析】(1)①制取气体的装置气密性必须良好,实验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实验室制乙烯时应使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迅速升到170C,而减少乙醚的生成。
(2)乙烯具有还原性是根据氧化剂酸性KMnO4 溶液褪色来判断的。由于烧瓶中混合物变黑,则说明生成了碳,联想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可知在乙烯中含有还原性气体SO2,由于SO2也会使酸性KMnO4 溶液
褪色,会干扰验证乙烯的还原性,所以检验乙烯的还原性前必须除净SO2,则装置甲的作用是除去SO2。
2.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
结论 |
A. |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
B. |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
C. |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
D.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
【答案】A
【解析】A、乙烯与溴发生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属于有机物,四氯化碳是良好的有机溶剂,1,2-二溴乙烷溶于四氯化碳,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A 正确;B、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说明水中的氢比乙醇中的氢活泼,故B 错误;C、根据酸性强的制酸性弱的,得出乙酸酸性大于碳酸,故C 错误;D、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除生成氯甲烷外,还产生了HC1,HC1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故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