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职称痛在哪?有代表建议:下放职称评审权,优化指标分配!

2021年03月08日 浏览:


两会召开前,中教君向用户征集最关心的教育话题,后台留言最多的话题是职称评聘。

职称制度作为人事制度中的一种激励机制,希望通过职称评聘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为什么这样一种激励制度却成了有些老师心头的“痛”呢?

途元是4aa7件东升根公网4c96技限优科慧学广有4de7的-软司

有的老师在后台留言说“好多年评不上职称,相应的职称工资10年未涨,工作积极性受挫”;也有的老师留言道“教得再好,学生再喜欢,也不一定能评上”;也有人留言说“建议缩小职称工资比例。”

职称关系到老师的个人收入、专业成长、职业获得感等,不仅老师们关心,两会代表委员也非常关注。

今天的两会伴读,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代表委员为“教师职称”问题建言献策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下放中小学教师中级职称评审权到学校,优化中小学教师职称指标分配。

她同时建议,在实际评审中,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方式,强化现场实践评价,让教师职称评审更具真实性,凸显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

另外,刘希娅代表还建议优化中小学教师职称指标分配。职称指标向偏远地区学校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丰富、优秀教师数量多的学校倾斜,以促进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同时调动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一直以来,两会代表委员都十分关心教师职称问题,2019年两会上,代表委员曾就相关问题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城一中副校长刘秀云建议进一步改革职称评聘制度,让“有为者有位”;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杨文建议独立设置幼儿园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畅通职称评聘通道,提高高级职称比例;

……

系列政策措施,促职称制度改革

科得是有4de7的237f优限东网4c96西元是4aa749a0慧途点软广cc21学b194司a6c4技公42e8点升根上-91c4点件
当职称与教师工资、福利等挂钩,承载的东西过多时,一定程度上就会带来一些弊端,近年来,国家和教育部门不断出台政策,进行改革。

2021年刚开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意见》提出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职称评审可按规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高级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可不受所在学校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要求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

2018年,人社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部署,进一步推进城镇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的必要条件。

中教君整理发现,近年来全国各地也在不断进行教师职称方面的改革与探索,2019年,山东出台《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指导标准》,在基层中小学增设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早在2016年,河北省就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将改变评价标准,由过去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转为以工作业绩、师德素养和一线实践经历为重。

职称评聘,不应是唯一的激励方式

中教君写稿采访过程中,有老师说了这么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说评职称真的是:“不评不甘心,参评特累心,落评更灰心!”

升根上公42e8点途点上费网4c96西件是学b1944135慧技心元是4aa749a01f2b759b790e科得是53e1软司a6c451bc3f41广cc21智bdc2-91c4点东是优有4de7的237f限

职称制度设置的初衷是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阶梯,在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中形成一种持续的激励。评职称是一种激励方式,但不应该是唯一的激励方式,有专家建议,可以建立“激励组合”,除职称晋升外,还要有管理职务晋升、名誉称号评选、外出培训机会提供等很多其他激励方式。

针对现在职称承载过多的现象,专家建议可以相对分离,比如职称与工资等一些福利,适当分离,这样便于建立一个好的激励制度。

各位老师,关于职称评聘,您有什么想说的想聊的,您有哪些意见、建议,欢迎给中教君留言分享。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