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毛泽东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邓小平说,“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晃就过去了”。人们在时间规律面前要“争”,要“抓”,其哲学依据是( )
①时间的价值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性
②承认时间规律的客观性是科学利用时间的前提
途上35518e47元慧4a27件a76ddbfb东88fb术科广有方技习47ac升心66a1719d限点f6dd-量网b16d高公482b8cd3e5a7软法优司心992e学 ③时间规律的普遍性决定了人们对待时间态度的统一性
④时间的流逝是客观的,对时机的把握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网b16d高元4050限点f6dd-量东88fb术科途上35518e474e36公482b8cd3e5a7方技习47acb2c3软法是优西升心66a1719d广慧4a27术是dde79af4高学404e4361件a76ddbfb有方司心992e
【详解】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但其仍然具有客观的评判标准,①错误。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此,若要科学利用时间,首先要承认时间规律的客观性,②符合题意。
③: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时间规律也具有普遍性,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但并不是所有人对待时间的态度都是一致的,③错误。
公482b8cd3e5a7方途上35518e474e36有方升心66a1719d网b16d高广软法是智东88fb术24db93fc慧4a27术是dde79af4高技习47acb2c3司心992e-量学404e4361科限点f6dd4e15元4050法优西件a76ddbfb
④: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题意知,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识到了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因此在时间规律面前要“争”、要“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