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12日填报学考志愿,大家心里都有底了吗?据小编了解,很多同学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填学考志愿?
那些不填学考志愿的同学到底是怎么想的?
A同学:“学考只是热身,高考才是重头戏学考志愿我不填~”
B同学:“学考失手了,没有达到我的预期,还是在高考努力吧”
C同学:“呜呜呜,学考考砸了,填志愿还有用吗?”
……
所以:学考志愿到底填不填?小编的建议是:一定要填!
为什么一定要填学考志愿?
1.学考更易被优质院校录取
据考试院文件通知,2020年起,省内各高职院校安排在春季高考的招生计划原则上要达到年度招生计划的75%以上,其中,学考录取的招生计划不低于50%。
由于春季高考已占据了省内专科院校75%的招生计划,再加上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高职自招(面向高中生)等渠道的招生计划,剩余留在夏季高考录取的招生计划或不足25%。
根据往年的招录情况,春季高考录取中公办院校几乎爆满,民办院校多缺额,这些缺额计划,就会安排在夏季高考录取中完成。随着极大部分公办院校的招生计划被春季高考提前占据,那么留在夏季高考录取中的招生计划,自然是民办院校居多。同学们试想一下,在夏季高考专科录取中的优质学位还能剩下多少?
2.高考竞争激烈,录取难度更大
在前期备考上,同学们应该就已感受到,备战学考的压力比高考小很多。事实上,录取也是如此,咱们以2020年的学考、高考专科院校录取为例
2020年学考录取
省控分数线:文科120分,理科120分;
软-东科学4d7d限途公慧升优的有e292381c网法司广件元技
补录分数线:文科100分,理科100分;
志愿填报:6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可填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招生院校:全部为省内专科院校;
录取情况:总体不激烈,部分公办院校只要达到省控就可被录取。
2020年高考录取
省控分数线:文科170分,理科160分;
补录分数线:文科110分,理科110分(文理最低90);
志愿填报:15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可填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招生院校:省内、省外院校均参与招生;
录取情况:公办院校竞争激烈,深职、广轻等热门院校远超本科线录取,城建、华商等优质民办投档同样火爆,比学考录取的难度大得多。
别以为高考比学考容易上大学,别以为高考录取分数线更低,别以为高考还有更多优质学位在等你...小编见过太多错失学考的“惨痛”例子,除非你真的学考发挥失常,但综合科比较好,且有足够的信心和恒心去备战高考,否则还是建议先参加学考录取,再去冲高考更加稳妥~
3.适应性考试成绩仅作为参考
还有部分同学是因为高考适应性考试成绩公布后,觉得自己考得不错,那就没必要填报学考志愿了。
同学们必须明白,高考适应性考试的本质意义还是作为夏季高考的一场演练,只是为了让新高考省份的考生适应全新的考试模式以及志愿填报方式,它并不代表高考,高考命题的难易程度也不会以此次成绩作为依据。
限软途根元件有e292381c习广科慧9213网法升学4d7d-673fb8c7司东技优的公
所以,即使你的适应性考试成绩很理想,小编还是建议大家:别放弃学考志愿填报!
4.高职自招招生计划/专业较少
据小编了解,部分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觉得学考录取竞争较大,无法被优质的院校录取,于是考虑放弃填报学考志愿,转投高职自招的“怀抱”。
但小编必须告诉大家,和学考录取相比,高职自招的招生专业和计划都较少,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的招生计划
从广轻今年的招生计划可以看出,学考录取一共有66个专业招生,共计4612个招生计划;而自主招生只有6个招生专业,共330个招生计划。
由此可见,学考录取无论是招生计划还是专业选择都比自主招生要多得多。所以小编建议大家,还是要填报学考志愿,不要把所有希望放在高职自招上,否则很可能会因为招生计划和专业较少而惨遭落榜!
小编 的建议
1、学考处于高分段,目标是本科院校的考生,并不是说就要完全放弃学考志愿填报。可以考虑挑选优质的热门高职填报,例如深职、广轻等。而那些中低层次的院校,可以适当舍弃。如果学考录取成功,便没有后顾之忧,反而能以更轻松的心态参加高考冲本科。若高考失手也还有优质高职院校保底。
2、学考成绩一般的同学,建议千万不要放弃填报学考志愿。可以提前了解志愿填报规则,利用冲稳保的原则适当冲刺比自己分数排位略高的院校,稳保则考虑其他优质高职院校。相比于高考,通过学考录取更容易上高职院校。
3、低分层的同学,不要气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报学考志愿。目前省控线还未公布,分数过低的同学不要认为自己一定没书读了,只要过了省线,很大几率会被民办院校录取,学费比较昂贵,需要考虑家庭条件是否负担得起~另外民办院校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要谨慎筛选哦!如果最后发现自己的分数确实是在省线之下,也可以耐心等待补录。
【PS】:如果确实是学考发挥严重失常的同学,小编建议要有规则地填报志愿,选择自己心仪的院校报考,但千万不要屈报。即使不幸落榜,也有实力通过高职自招或是夏季高考考取更好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