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经济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021年05月17日 浏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大量用于农业生产。

错误。商周时期青铜器在农业上很少使用,冶铸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和战争。

2.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灌溉工具。

错误。水排是利用水力鼓风的冶铁工具,不是灌溉工具。

3.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是同一概念。

错误。自然经济最主要的特点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如下图所示:

4.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唯一模式。

错误。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中国古代的封建经济虽然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但除了小农经济模式外,还有皇室经济、封建地主庄园经济、租佃经济。

5.自然经济下农民生活很富足。

错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基本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农民的赋税、徭役负担沉重,生活非常艰苦。

网45df心技元49c6升13680bd0量上公44e6司优费费软慧习学a7f0b15b根7cace45d件广是bf75限017dc4e3智-科有4bea途东

6.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因此小农不与市场联系。

错误。自给自足不等于不与市场联系,小农经济带有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但不是不与市场联系。如农民生产所需的铁农具和生活必需品等都需要从市场购买。

7.封建土地所有制就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错误。封建土地所有制分为地主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具体形式包括屯田制、均田制等。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由于农民经济力量薄弱,土地往往被兼并。

8.井田制的实质是土地国有制。

错误。井田制实质上不是土地国有制,而是一种名义上国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因为土地名义上是国有,但是由于周王层层分封,公田的实际占有者是贵族,耕作的收获物也全部交给贵族;劳动者虽有贵族分授的份田,但却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软优费费智慧习公44e617ad369c网45df心c11ea22c学a7f0b15b根7cace45d升13680bd0量上元49c6广是bf75-科点途高件有4beaa013d4ae司的东限017dc4e3智4b55技

9.我国古代社会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根本原因是地主、官僚、豪强强取豪夺。

错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古代社会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根本原因。豪强强取豪夺是其直接原因。

10.从长远看,官营手工业最具有生命力。

错误。从长远看,民营手工业最具有生命力。民营手工业虽然发展受政府政策的限制,规模小,但其生产的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带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特点。因此从长远看,该生产经营形态最具有生命力。

11.手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我国封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表现。

慧习-广是bf75升13680bd0量上有4beaa013d4ae高学a7f0b15b根7cace45d公44e617ad369c件限017dc4e3智4b55866f元49c6优费费智4781网45df心c11ea22c东司的软学技途高43a5科点 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是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表现,相反它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12.唐朝的“柜坊”是兼营旅店的货栈和交易场所。

错误。唐朝的“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13.唐代“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

错误。“市”和“坊”的界限真正被打破是在宋代。

14.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害无益。

错误。要一分二的看待,封建社会初期积极作用为主,封建社会晚期消极作用为主。

15.闭关锁国是指禁绝对外贸易。

错误。闭关锁国不是禁绝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如清政府仍设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