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在官网发布《关于对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加分资格考生名单更正信息进行公示的通知》,取消吴楠、蓝慧婧等2名考生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资格。
《通知》全文
关于对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
加分资格考生名单更正信息进行公示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
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具有加分资格考生名单已于2021年1月17日起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进行公示,并转发给各级教育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进行公示。公示期间,个别考生对名单提出异议。经有关部门及各级招办核查,现就加分资格考生名单更正信息公示事宜通知如下:
一、根据广东省民宗委来文,更正雷训华等3名具有加分资格的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信息(详见附件1),取消吴楠、蓝慧婧等2名考生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资格(附件2)。
二、根据考生本人申请,各级招办核查、省招办复核,补充公示王彦君、王昕怡、陈紫叶等3名具有加分资格的台湾省籍考生信息(附件3),补充公示具有加分资格的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邓沛尧信息,更正具有加分资格的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杨健华考生号信息(附件4)。
请将以上更正信息于3月26日前在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招生办相关网站进行公示,同时转发至县区招办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并公布联系方式。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并保留至2021年8月底。我办将从3月23日起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公示以上更正信息。如有异议,可向省招生办和各级教育部门、招生办反映。
省招生办投诉咨询电话:020-89338633。
这份《通知》的背后,是国家对于高考加分政策的日趋收紧。在教育部近日发布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对于2021年高考加分政策做了如下规定:
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有以上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此外,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分值不得超过10分。
此外,往年高考“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这条优先录取政策,今年也没有出现在教育部的公告中。
01
科-元有升是广bf07网优是技学司252d东公途习软限4783慧件 各省高考加分政策
近年来,为促进高考公平,贯彻执行教育部文件要求,全国各省市都在逐步缩减部分高考加分政策。
安徽
(一)保留4项全国性加分项目。保留“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等全国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如下:
1.烈士子女加20分;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
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10分。国家对全国性加分项目及分值如有所调整,我省将按要求执行。
(二)逐步取消2项地方性加分项目。自2022年起,取消“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即全国性加分项目“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以外的“侨眷和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2020、2021年符合条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我省省属高校招生。
安徽高考加分政策对照表
山西
部分加分项目和分值保持不变,保留“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分项目,录取时在其高考成绩上增加20分投档;保留“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分项目,录取时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个别加分项目和分值设置过渡期,保留“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项目,根据我省实际情况,设置三年过渡期,即2020—2022年高考在录取时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过渡期结束后,加分项目和分值按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进行调整。
福建
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加分。
福建省教育厅消息,明年起福建高考加分将有两大调整!详情如下:
东公元司252d网技是广bf07-限4783bb1e学升是95b8有科软途习优是件慧
(一)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
(二)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加分对象调整为全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少数民族考生。其中2021年至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2024年至2025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仅面向省属高校投档时使用。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广西
广西自治区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考加分调整方案》,设置了2020年—2022年三年过渡期,其中规定,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在过渡期内加分分值不变,仍为10分。过渡期以后降低加分,分值为7分。
辽宁
辽宁省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发布的方案明确,辽宁省将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进一步减少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逐步取消地方性加分政策,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进一步促进公平公正。
其中,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从2023年高考起,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4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天津
天津市教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方案显示,自2023年高考起,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分分值将由10分调整为5分。
除此之外,还有多地“三侨生”高考加分由此前的加10分调整为加5分。甘肃、湖南等地将从2023年开始,由此前的加10分调整为加5分,海南将由加6分调整为加3分。
2
准高考生!要注意这6件事
目前,各省市的高考报名或补报名工作都已结束,所以下面这些注意事项更多是讲给高二或者正在将来可能复读的同学们。为使广大考生提前做好各项准备,顺利完成高考报名,多个省份的教育考试院每年都会提前发布以下重要提示,考生及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提早准备!
一、提前准备身份证,注意有效期
升是95b8术4469科ac90软途习2724元网公心径优是4e82点司252d9359费-学有是6ba68f34东限4783bb1e技是件广bf072c55117d慧
考生在高考报名时都必须提供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用于采集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民族、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址等)。如身份证遗失或将于2021年6月9日前过期的,考生须尽快到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
现在很多高中生在小学时就办理了身份证,而未成年人身份证有效期一般只有5年。在高考报名前,大家一定要仔细核对有效期,不要因为已经有了身份证就马虎大意!
为确保广大考生顺利参加2021年高考报名,特提醒考生注意:
1.确认是否申领居民身份证。未申领居民身份证的考生,请尽快持户口簿到户籍地派出所办证。首次申领免收工本费。
2.检查已办理身份证是否完好。已办理身份证的考生,要认真检查所持证件,有效期满、损坏的可持旧证到现居住地派出所申请换领新证;证件丢失的,可直接到现居住地派出所补办,受理地公安机关通过人口基本信息核验考生身份信息,凡能够确认的均不再要求提供居民户口簿等证明材料;证件登记项目(姓名、民族、住址、公民身份号码)变更后未重新办证的,要及时换领新证,保证证件登记项目与户口簿登载内容一致。
3.尽早了解办理身份证流程。为方便学生就近办理居民身份证,目前各省所有户籍派出所和办证大厅均已开通省内、省外异地办证业务。证件有效期满、损坏或丢失的,可在现居住地派出所或办证大厅换领、补领新证。
4.妥善保管身份证。高考报名及考试均须使用身份证,广大考生要妥善保管备用,谨防丢失、损坏,确保考生顺利参加高考报名及考试。
二、及时更新个人身份信息,尤其家庭住址
高考报名时,通过二代居民身份证采集的考生个人信息应与户口簿一致。
考生因家庭住房搬迁、行政区划调整等导致户籍发生变更的,须及时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新户口簿和二代居民身份证,确保户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与当前公安部门户籍信息一致。
如果考生家庭住址近年发生变化,家长一定要认真核对户口簿的地址变更情况,对照孩子的身份证,如有不一致之处,一定要尽快更正!
三、随迁子女和家长要关注报考资讯
外省户籍学生如不符合流入地高考报名条件,须及时关注户籍所在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有关高考报名信息并在规定时间返回户籍所在省(区、市)参加高考报名。
高考移民现象屡禁不止,先不说这种行为合理与否。在此提醒想让孩子通过高考移民享受优惠分数的家长,一定要确定孩子是否符合流入地的高考报名条件(如就读满三年、学籍迁入满三年、父母有固定工作或缴纳一定期限社保等)。
切勿轻信一些代办人的承诺,觉得户口迁过来了就一定能在当地参加高考。
四、已被高校录取的往届考生不能有高校学籍
限4783bb1e41c4技是得费量元广bf072c55117d升是95b8术4469途习2724b5cb公心径件科ac908be9软4034学东费慧69e8f0f4有是6ba68f344e07网-司252d9359费径优是4e82点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包括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在籍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得参加高考报名。
凡涉及上述情况的学生必须尽快联系招生学校办理学籍注销手续,否则,即使高考录取了也不能注册新的学籍
有不少复读生,其实今年已经被高校录取。但是对结果不满意,所以选择放弃报到、再次高考。这样的复读生报名没问题,但是被录取后不报到,会被记入诚信档案,影响2021年高考的志愿填报(如平行志愿可报考的高校数量会减少)。
有些复读生已经去高校报到,一看学校不合心意就直接退学,选择复读。但是高校一旦报到就会给新生注册学籍,从高校退学后学籍没有注销的话,就会影响2021年的高考报名!这点复读生一定要注意。
五、申报专项招生要具备相关条件
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等专项计划招生对报考的考生有户籍、学籍以及成绩方面的条件要求,报考国家专项、高校专项的考生必须填报《资格审查表》,符合专项招生申报条件的考生必须提前了解相关规定。
专项计划是农村考生的福利!农村考生一定要仔细了解相关政策,不要错失机会。但是每年都有一些农村考生等到要报考专项计划时才发现,自己的农村户籍已经变成了城镇户籍,或父母一方的户籍发生了变更,这就不符合报考条件,非常可惜!
还有一些考生,为搭专项计划的“便车”,不惜铤而走险进行造假,被发现后反而得不偿失。
六、考生须对填报信息负责
考生在报名时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填报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考生对自己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凡不按规定要求报名,网上报名信息误填、漏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影响考试或录取的,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很多考生的报名信息都让家长代写。但是其中一些数据,家长并不清楚。一旦填写错误,和考生档案中的数据不符,会被高校认为是弄虚作假,从而影响录取。
所以,高考报名信息最好是考生本人在老师指导下亲自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