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考点梳理

2021年05月06日 浏览:

1、食盐是盐,是正确的。因为食盐是由Na+ 和Cl- 组成的化合物;盐就是食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一类化合物。例如:Na2CO3、KCl等都是盐。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 ,有毒)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中毒事件。

2、粗盐提纯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①粗盐的两次称量数值不准确;

②对粗盐的不再溶解判断不准确;

③过滤中的操作失误,比如粗盐溶液的损失、过滤不充分、滤渣的洗涤不充分、滤液倾倒不彻底等;

④蒸发中滤液未全部蒸干,局部过热液滴飞溅等;

⑤蒸发后的固体转移不彻底、称量有误、计算有误等。

偏低的原因:①没有洗涤沉淀;②食盐没有完全溶解等。

3、蒸发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停止加热后,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以免烫坏实验台。

②蒸发溶液时要注意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以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为宜,防止加热至沸腾时容易向外飞溅。

③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4、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分别所起的作用:

①溶解:玻璃棒起搅拌加速溶解作用。

②过滤: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③蒸发:玻璃棒起搅拌,防止局部受热时液滴飞溅作用。

④用玻璃棒把固体移到纸上,称量回收,玻璃棒作用:转移固体的工具。

5、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作

①调味料(食醋也可作调味料),腌制食品;

②可制生理盐水;

③融雪剂(氯化钠能使水的凝固点降低);

④选种子。

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氯化钠可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蒸发除去其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CaCl2、MgCl2)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

6、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水溶液呈碱性,俗名纯碱、苏打,可用于①制洗涤剂 ②造纸、纺织、玻璃。

7、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水溶液呈碱性。俗名小苏打,可用于①发酵粉 ②治疗胃酸过多症。

8、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是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可用于①补钙剂 ②建筑材料

9、碱性物质:包括碱和某些盐(如:Na2CO3属于盐,呈碱性);酸性物质包括酸和某些盐。

10、盐的化学性质

①盐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金属: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FeSO4 + Cu

②盐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③盐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盐 + 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Na2CO3 + Ca (OH)2 = 2NaOH + CaCO3↓(制NaOH的方法)

④盐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盐1 + 盐2 → 新盐1 + 新盐2(反应物的盐、盐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NaCl + AgNO3 = AgCl↓+ NaNO3

11、盐的分类:根据盐的组成里所含阴、阳离子的特点,可将盐分类并称为某盐。

例如:

①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CO32-)的盐称为碳酸盐。如 CaCO3 、Na2CO3 、MgCO3

②含有钾离子(K+)的盐称为钾盐。如KCl、K2SO4、K2CO3

③含有铵根离子(NH4+)的盐称为铵盐。如NH4Cl 、(NH4)2SO4 、(NH4)2CO3

12、酸、碱、盐的溶解性:

①所学的酸都可溶;

②溶碱有五种:钾钠钡钙铵”。

③凡钾钠铵硝酸盐都可溶;

硫酸盐除硫酸钡(BaSO4)不溶;

盐酸盐除氯化银(AgCl)不溶;

碳酸盐钾钠铵可溶。

理解:①酸:所学的都可溶;②“溶碱有五种:钾钠钡钙铵”(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氨水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③盐:凡钾钠铵硝酸盐都可溶;〔硫酸盐除硫酸钡(BaSO4)不溶,其余多数可溶〕;盐酸盐除氯化银(AgCl)不溶,(其余多数均可溶);碳酸盐钾钠铵可溶,(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不溶或微溶)。注意:只有BaSO4 、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13、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溶”表示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挥”表示挥发

性,“—”表示不存在或遇水就分解。)


OH -

NO3-

Cl -

SO42-

CO32-

H+

 

溶挥

溶挥

溶挥

NH4+

溶 挥

K+

Na+

Ba2+

Ca2+

Mg2+

AI3+

Zn2+

Fe2+

Fe3+

Cu2+

Ag+

- 

1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用字母表示:AB + CD = AD + CB“内内外外”交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15、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16、熟记常见沉淀:AgCl↓白、 BaSO4↓白、Cu(OH)2↓蓝、 Fe(OH)3↓红褐、 Mg(OH)2↓白、BaCO3↓白、CaCO3↓白。其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BaSO4 、AgCl。

17、常见的十对离子反应和两类反应:(作用——使复分解反应具备了生成条件)

生成沉淀:

(1)Ag+ + Cl-→AgCl↓ 白色 如:AgNO3 + HCl= AgCl↓+HNO3 ;AgNO3 + NaCl= AgCl↓+NaNO3

(2)Ba2+ + SO42-→BaSO4↓白色如:H2SO4+ Ba(NO3)2 =BaSO4↓+ 2HNO3 ;Na2SO4+ BaCl2 =BaSO4 ↓+ 2 NaCl

(3)Mg2+ + OH-→Mg(OH)2↓白色

如:MgCl2 + 2NaOH = Mg(OH)2↓+2NaCl ;Mg(NO3)2 + 2NaOH = Mg(OH)2↓+2NaNO3

(4)Ca2+ + CO32-→CaCO3↓白色 如:Ca (OH)2 +Na2CO3= CaCO3 ↓+2NaOH ; CaCl2 +K2CO3= CaCO3 ↓ +2KCl

(5)Ba2+ + CO32-→BaCO3↓白色 如:BaCl2+K2CO3= BaCO3↓+2KCl ; Ba(NO3)2+Na2CO3= BaCO3↓+2NaNO3

(6)Cu2++OH-→Cu(OH)2↓蓝色 如:CuCl2+2KOH= Cu(OH)2↓+2KCl ;CuSO4+2NaOH= Cu(OH)2↓+Na2SO4

(7)Fe3+ + OH-→Fe(OH)3↓红褐色

如:Fe(NO3)3 + 3KOH = Fe(OH)3↓+3KNO3 ;FeCl3 + 3NaOH = Fe(OH)3↓+3NaCl

生成气体:

(8)H+ + CO32-→H2O+CO2↑ 如:2HCl+CaCO3=CaCl2+H2O+CO2↑;H2SO4+Na2CO3=Na2SO4+H2O+CO2

(9)NH4+ + OH-→H2O+ NH3↑ 如:NH4Cl+NaOH=NaCl+ H2O+ NH3↑;NH4NO3+KOH=KNO3+ H2O+ NH3

生成水:

(10)H+ + OH-→H2O 如:HCl + NaOH = NaCl +H2O H2SO4 + 2KOH = K2SO4 +2H2O

(11)非金属氧化物+ 碱→ 盐+水 CO2+Ca(OH)2==CaCO3↓+H2O 、2NaOH + CO2 =Na2CO3 + H2O

(12)金属氧化物+酸→ 盐+水Fe2O3+6HCl==2FeCl3+3H2O、CuO + H2SO4 = CuSO4 + H2O

18、常见离子鉴别:

①Cl-检验:用试剂硝酸银溶液、稀硝酸):加入硝酸银溶液(AgNO3),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HNO3,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含有Cl-。例HCl + AgNO3 = AgCl↓ + HNO3

②CO32-检验:试剂(稀盐酸、澄清灰水):加入稀盐酸(HCl),产生气泡,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CO32-。例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③SO42-检验:试剂(硝酸钡溶液、稀硝酸):先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含有SO42-。例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也可用一种碱氢氧化钡或一种盐氯化钡代替硝酸钡溶液。(最好用Ba(NO3)2溶液)。

④NH4+检验:试剂(熟石灰、红色石蕊试纸):加入碱(如NaOH),微热,有刺激性气味,此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含有NH4+ 。例NH4Cl + NaOH == NaCl + H2O + NH3

⑤其他离子鉴别

酸液(H+):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可用多种方法: 指示剂、pH试纸、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某些盐:CO32-盐);

碱液(OH-):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或滴入无色酚酞变红。(可用多种方法:指示剂、pH试纸、酸、某些盐如Fe3+ 盐 、Cu2+ 盐)

Fe3+ :用可碱(可溶性碱:如NaOH溶液)看是否生成红褐色沉淀

Cu2+ :用可碱(可溶性碱:如NaOH溶液)看是否生成蓝色沉淀

Mg2+ :用可碱(可溶性碱:如NaOH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Ca2+ : 用碳酸盐(可溶性碳酸盐,如Na2CO3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19、注意:同时区别Cl-和SO42-: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因为AgNO3也会与SO42-反应生成微溶的Ag2 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