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效率管理优化自己,解决分心问题?

2021年08月16日 浏览:

你有没有每天早上安排的事情很多,但一天下来,只完成了一两件,甚至连一件也没完成。

今天我就说一说怎样改变这种情况。

事情很多,你哪件都想完成,于是这种压力使你陷入焦虑,一焦虑就想看网上推送的娱乐或者热点信息。

越看这些信息,你的时间越流逝,结果没时间去完成计划内的工作,于是你更加焦虑。

于是你不得不依靠毅力,把自己拉回到眼前工作中,但是持续不久,又被手机上各种其他信息夺走了思路。

这样循环往复,结果你发现当初的计划落空了,于是不得不熬夜来完成工作。

长此以往,身体和精神状态越来越糟糕。

今天,我从介绍7个技巧,帮你终结这种低效能的工作方式。

01停止抱怨过去,专注当下工作

太多时候,我们总是说,“别人不帮忙或者外界条件太差。”然后就顺理成章放弃重要的规划了。

而时间,也就在你抱怨的心理当中浪费掉了。

如果把抱怨的时间利用起来,思考你拥有多少时间,应该去做什么,然后专注于你为了目标正在做的事情。效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你今天上班迟到了,上司批评了你,如果你心里愤愤不平总埋怨上司太不讲情面,你一天的心情都被这件事搞砸了。

而如果你很快忘记,反而以平常心正常工作,别人反而觉得你拿得起放得下,觉得你情绪稳定,自控力强,心理素质好,以后会把重要工作交给你。

02不被无关消息打断,设置好消息管理

我发现,现代人越来越容易陷入手忙脚乱的事情上,但做的事情却未必重要。

我经常反问自己: ”这样花费我的时间,值吗?”如果不值,就要尽快停止你手头和主题工作无关的活动。

很多人经常控制不住刷手机,不停地浏览手机里各种各样的消息。

其实,我们可以利用手机的通知管理,把不常用的、无关的APP设置成消息免打扰模式,减少弹窗对我们的干扰。

比如我集中精力写作时,力求至少30分钟一个时间段不看手机消息,保证30分钟内全力以赴写作。

而当我休息时,正好去查看各种消息通知。

很多聊天群里的消息,其实大部分是闲聊,属于信息干扰,没必要在意。

乐于助人是个好品德,但是没必要凡事都有求必应。

人一天只有24小时,你每次答应一件事的时候,也意味着拒绝去做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03减少干扰,利用环境提醒自己

提高自我效能第3个技巧,是我们主动创造“能够顺利完成”的经历,有意创造成功可能性很大的情境,让环境强制自己去高效率做事。

你可以尽量保持一个井井有条的生活空间,把你的所有物分类放置。

当有杂物堆积时,把它们整理干净。只摆放当前紧急而重要的相关物品。

你需要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才能进行最好的思考,想办法创造出合适的氛围。

有些人走路时思考能力最强,有些人则是在黑暗的房间里、在洗澡时、在健身房锻炼时或者听某种音乐时能够产生最强的思考能力。

我是听国风电声音乐时,思考效果比较好。

我常听这些曲子,感觉有助于思考:

包括武聆音雄的《昆仑》、《银瀑云榭》,吴丹的《半山听雨》,许镜清的《天府月》,周广兵的《道缘》,横山菁儿的《英雄的黎明》,太田美之彦的《万里的长城》,张晓红的《云水逸》,墨明棋妙的《二十二枫桥别雨》,贾鹏新的《春景》,张渠的《玉人》,蒋倩的《城里的月光》,龚一的《潇湘水云》,赵净颐的《无根树》、《紫气东来》。我发现这些音乐恢弘大气,穿透力沁人心脾,有助于专注思考。

04不随便转移主题,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用大白话说,就是你对自己完成工作的信心。

我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新的议题,比如我文章框架写好了,正在润色细节,以前我会一会儿看看自媒体平台涨了多少粉丝,一会儿又去看收益增加多少,又一会儿又去看看有多少粉丝读者留言了,结果几小时过去了,文章还是没完成。

后来我发现这种交叉工作效率不如我集中精力先完成一项,然后再拿出整块时间去维护自媒体平台。

这样的好处是每一项都能在聚精会神状态下快速完成,因为避免了大脑不停转换频道的心理成本和时间成本。

但如果遇到临时插进来的重要事情,我会先评估重要性,如果不如当前事情重要,就先记下来,以后再做。

如果更重要,我也会用最快速的方法尽快解决掉,以后等时间充足再完善,毕竟,对于不在我计划中的事情,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05避免多点开花,提升专业熟练程度

我们都有体会: 越熟练的工作越容易高效率完成。

好好利用每一分钟时间,去提升你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你越精通某事,你能越快完成它。

我经常用一天中的1—3小时去投资自己,阅读心理思维和国学经典,提升我的智识认知能力。阅读的书籍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老子德道经》、《黄帝四经》、《庄子》、《大学》,还包括精神分析学和认知行为心理学,以及职场沟通,博弈论等等书籍。

主线都是围绕着职场赋能这个”专业”领域而展开。

熟能生巧,一个人的信心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的,在长期持续不断地主题阅读学习过程中,就很容易反复体验成功感。

我对此深有体会。

当我需要写作职场心理学某一选题时,我先集中精力把一个复杂任务分解成几个子选题,每次完成一小部分,当我把许多简单的任务和技能逐步整合成为更大、更复杂的整体时,整个选题的框架也就完成了。写作起来就纲举目张,条理分明,而我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也就越来越强了。

06减少交叉,分别安排每天重点工作

有时候工作种类不同怎么办?可以分别以天为单位,划分工作重心。

途优径东软430c司4532广法学公-7d40元9aeb有02e6学升限468e件根技智费网心be07慧科74d3b965 专注日:以完成必须的工作目标为主,在专注日我主要从事心理思维写作,我写出多个选题的框架,然后分别填补素材,形成文章大纲和草稿,以待下一步逐步润色完善。

完善日: 继续补充完善专注日没做完的细节,比如我会反复修改专注日准备好纲要的文章,直到发表。

缓冲日:处理自己电话、短信、和别人互动交流的临时事务,为专注日的工作做好准备。

休息日:以休息和放松为主,比如可以听一听交响乐,打一打太极拳,练一练五禽戏,朗诵优美的古诗词,或者户外踏青,也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挚友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酣畅淋漓感觉。

当然,根据各自具体情况,有一些事情是每天必须完成的,比如我无论多忙,每天至少读书30——100页,这是雷打不动的硬性指标。

综合起来,每天锻炼、健康饮食、休息充分、保证睡眠质量照顾好你的身体,你做事将会更加高效。

07远离茫无头绪,确定你的效能曲线图

一天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效能最高的时间段。在这些时间段内全神贯注去做最重要的任务,往往效能很高。

当你处在自己的高效能时间段,很容易产生成就感和充实感。

比如我是上午10点至11点,下午3点至5点,晚上9点至23点工作效率最高。一般我会去做最困难的文章选题和框架。

另外,还需要预留弹性时间,为突发事情做准备。

虽然我们不希望有不期而至的任务,但它们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到来,并做好应对策略,也很有必要。

总结:

大脑最好是用来加工不同的想法,而不是记忆信息。老子《德道经》里面有句话说得好: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我们用几年时间学会说话,但我们却不得不用一生的时间学会整理思维,提高能效。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