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考必会问题归纳 第Ⅱ部分 世界地理

2021年08月03日 浏览:


第Ⅱ部分 世界地理

一、海洋与陆地

2.1 说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及常见的防震和避灾措施。

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防震措施:①提高建筑的抗震强度;②多震区可选用轻质建筑材料;③积极进行防震演练,提高居民防灾意识。

避灾措施:①地震时,要保持冷静,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②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③要选择空旷地带;④不要盲目破窗跳楼;⑤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⑥地震发生时,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二、世界气候

2.2 说出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与其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影响因素:纬度因素。

2.3 试分析同一纬度地区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及等温线的形状的变化。

同一纬度地区,(当地)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即“高高低低”规律)

2.4 总体上,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试分析其原因。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

2.5 从地形角度分析山地迎风坡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原因。

在山麓平缓地区,湿润气流抬升作用弱,降水少;随地势升高,湿润气流抬升作用增强,降水增多;在地势较高处,气流因之前形成了降水,水汽含量降低,降水减少。

2.6 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试分析其降水多的原因。

乞拉朋齐地处山地的迎风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形成大量降雨。

2.7 试总结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规律: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

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8 试总结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规律:南北纬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

特征:全年温和湿润。

2.9 试分析全球变暖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①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②森林面积减小。

影响:①两极冰川融化;②海平面上升;③淹没沿海低地。

三、世界居民与聚落

2.10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哪个?试分析人口增长慢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欧洲。

问题:①人口老龄化;②劳动力短缺;③国防兵源不足;④社会养老负担过重。

措施:鼓励生育,放宽移民迁入政策。

2.11 试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①源充足;②土壤肥沃;③自然资源丰富;④交通便利;⑤地形平坦。

四、亚洲

2.12 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三个方面描述亚洲。

①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②海陆位置:西北与欧洲陆上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③纬度位置:地跨热、温、寒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的地理位置。

2.13 试分析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有哪些?

①面积最大;

②跨纬度最广;

③东西距离最长。

东广优fa90c3d02974b276元途daf94691学升58c6软-是方司上限b225根有件的科技721f公网的慧

2.14 亚洲气候的分布特点有哪些?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③季风气候显著。

2.15 试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有哪些?

①地跨热、温、寒三带,南北跨纬度广;

②东西距离长,跨经度广;

③地形复杂多样。

2.16 试分析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什么?

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交界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2.17 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是什么?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年降水量少。

2.18 试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洲西海岸呈狭长形分布的原因。

山脉直逼海岸,使海洋气流难以深入内陆。

五、日本

2.19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20 试分析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以山地、丘陵为主,因此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日本是地处东亚季风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且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21 日本应对地震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采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②进行防震演习。

2.22 日本工业区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

主要分布在沿海,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因为日本的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在太平洋一侧的沿海港湾条件好,对外联系方便。

2.23 试分析日本工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问题:①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②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显露;③环境污染、土地紧张状况加剧;④国内需求减少。

措施: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2.24 试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①雄厚的资金;②发达的科学技术;③高素质的劳动力;④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

不利条件:①地域狭小,国内消费市场有限;②某些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③原料和产品对外依赖严重。

六、东南亚

2.25 试分析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①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②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③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2.26 运用板块构造的知识,说出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马来群岛处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27 试分析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①水热充足;②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③悠久的种植历史。

2.28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分析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有利条件和弊端?

有利条件:①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②能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③提供方便的水运。

弊端:①丰水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对人民生活造成威胁;②城市工业水、居民生活污水向河流随意排放,会导致河流污染,城市生态环境恶化。

2.29 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优fa90c3d02974b276学有ba1d限b225根公慧科东广-是方费途daf94691网的司上b1fc元西软件的技721f升58c6 ①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距离近;②丰富的热带景观;③华人和华侨人口占比重,语言文化相通;④多元民族文化。

七、印度

2.30 分析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地区及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稻: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平原。这些地方地势平坦,水热充足,有利于水稻种植。

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小麦耐旱能力较强,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平缓、降水较少。

2.31 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优势条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特点有哪些?

优势条件:①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②英语普及;③信息技术发展较早;④政策支持。

产业特点:①信息技术含量高;②利润大;③资源消耗少。

八、俄罗斯

2.32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河流航运价值不高的原因是什么?

①纬度较高,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②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货运量少;

③河流干流延伸方向与货物运输方向不一致。

2.33 联系俄罗斯自然资源特点,说明俄罗斯工业分布特点。

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多分布在内陆原料产地附近。

2.34 从资源和工业、人口和城市等方面分析西伯利亚大铁路沿西伯利亚南部修建的原因。

资源和工业:南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工业的发展。

人口和城市:南部分布较多的人口和城市,修建铁路可以沟通不同地域间经济和文化。

九、中东

2.35 简述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有哪些?

①重要的地理位置;

②丰富的石油资源;

③匮乏的水资源;

④复杂的宗教文化。

2.36 分析中东的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对策。

原因: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全年炎热干燥。

对策:①合理开采地下水;②提高工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利用率;③海水淡化。

十、欧洲西部

2.37 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分析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对发展畜牧业的有利影响。

地形:以平原为主。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汗牧草的生长。

2.38 简述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特点: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南北高,中部低。

对气候的影响:有利于大西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十一、非洲

2.39 描述非洲气候分布特点。

以热带气候为主,各种气候以赤道为中轴,南北对称分布。

2.40 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经济提出一些建议。

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过分依赖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

②因地制宜,发展民族工业。

十二、澳大利亚

2.41 试分析澳大利亚动物进化缓慢的原因。

①澳大利亚在几千万年前就与其它大陆分离,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汪洋之中;②当地自然条件相对单一;③缺乏大型食肉类动物。

2.42 试分析澳大利亚东岸气候分布南北狭长的原因。

南北走向的大分水岭阻挡了太平洋的暖湿气流。

十三、美国

-是方费b486公的科升58c6优fa90c3d02974b276广元西慧限b225根885c件的8777学量东司上b1fc技721f术软有ba1d途daf9469195a5网的

2.43 试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

①地形:美国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

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受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③河流:美国河流、湖泊较多,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2.44 美国五大湖周围的乳畜带体现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特点:地区专业化。

有利条件:①纬度较高,气候冷湿,有利于牧草生长;②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对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十四、巴西

2.45 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分析亚马孙河的河口年平均流量大的原因。

地形:亚马孙河流域北、西、南三面被高原山地包围,流域面积广大,有众多河流汇入。

气候:亚马孙河流域大多处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沛。

2.46 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都分布在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试分析其原因。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港口优良对外交通便利;

③开发早,经济发达。

2.47 热带雨林能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具有环境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肺”。热带雨林被毁的后果有哪些?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③生态环境恶化;

④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世界气候异常。

十五、两极地区

2.48 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回升,又有极昼现象。

2.49 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还要冷?

①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②南极地区海拔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一年内的日照时间比北极地区短;

④南极地区的冰盖对太阳的反射作用较强。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