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 5.1 判断的概述

2022年10月10日 浏览:

[要点提炼]

1.一个含义:判断的含义。

2.两种类型:简单判断、符合判断。

3.两个个基本特征:认识对象有所判断、判断有真假。

[知识清单]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原因

我们认识事物,必然会对事物作出判定,或者肯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或者否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活动中,就使用了判断。

2.含义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例:不属于判断的是(A)

A.为什么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

B.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

C.美国不择手段遏制中国发展

D.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技6736慧广49e8网学元-径司科心89ce3ac4途公优软44e1限件量有升东

3.基本特征

(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

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

(2)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既然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情况的断定,判断就有与认识对象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的问题。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

4.检验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

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5.两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1.判断的表达——语句

(1)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2)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一般来说,陈述句、反问句表达判断。疑问句(只是提出一种疑问)、祈使句(提出愿望和请求)、感叹句(抒发情感的语句)不直接表达判断。

例: 沈阳的冬天真冷啊!

科心89ce3ac48ac4优-径习东8d8f学d1b9慧0ead升司方件量秀网途上技67368c4f978c公智有限元广49e8软44e1 年轻人,要多锻炼身体!

你认为有永动机的存在吗?

(3)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同一个语句在不同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表达同一个判断的句子,叫做同义句)。

例:“所有的结果都是有原因的”,“没有无因之果”,“难道会有无因之果吗?”

语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歧义语句,一种是歧义语句。歧义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可以表达不同判断的语句是多义句。)

例1:“他的笑话说不完”。这个语句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一是指他很能说笑话;二是指他做事荒唐,闹出了很多笑话。

例2:上述表达是否明确或准确?

◆这是新学生宿舍。(“新”的含义表达不明确)

◆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语句中概念搭配不当)

◆一旦吸烟,就会患肺癌。(语句表达的条件判断是错误的)

2.判断的类型

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1)简单判断

①含义:指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②分类: 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2)复合判断

科心89ce3ac48ac4术元有途上8cd0网升慧0ead广49e8限b71b技67368c4f978c软44e1司方-径习优学d1b9件量秀费公智东8d8f

①含义: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

②分类: 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

来源:高中政治干货

来源: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