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知识点总结

2022年10月13日 浏览:

1.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晶体常常会表现出各向异性。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画出金刚石晶胞,明确各个原子的位置关系。

2.判断典型的分子晶体:如果分子间的作用力只是范德华力,若以一个分子为中心,其周围通常有12个紧邻的分子。分子晶体的这一特征称为分子密堆积。

3.一个H 2 O平均有两个氢键。干冰晶体中,CO2的配位数是12。P68-69会判断常见的原子晶体。

-限途升公网技adb6学元点软科有高东4cd2优件司慧广 4.金属导电是因为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金属易导电、导热、延展性,都可以用“电子气理论”解释。

5.金属原子在平面里放置得到两种方式:非密置层(配位数为4)和密置层(配位数为6)。

6.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模型(名称、典型代表、空间利用率、配位数、晶胞模型)。为什么石墨为混合型晶体?

7.离子晶体。CsCl、NaCl阴阳离子个数比都是1:1,但它们的配位数不一样。仔细观察CaF2的晶胞,Ca2+的配位数为8,F-的配位数为4。

8.科学视野中,MgCO3、CaCO3、SrCO3、BaCO3分解温度越来越高?碳酸盐的分解是由于晶体中的阳离子结合碳酸根离子中的氧离子,使碳酸根离子分解成CO2,由于对应阳离子半越来越大,结合氧离子能力越来越弱,所以受热温度越来越高。

来源:化学大师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