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适用于普通艺术类考生)
Ⅰ.音乐学类
报考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教育、流行音乐、音乐治疗等专业及认可音乐学类统考成绩的相关专业考生必考。
一、考试科目
《声乐》(面试)、《器乐》(面试)
《乐理、练耳与音乐常识》(笔试)
《视唱》(面试)
二、计分原则
专业总分为200分:[声乐或器乐面试成绩(满分100分)×80%+《乐理、练耳与音乐常识》成绩(满分100分)×10%+《视唱》成绩(满分100分)×10%]×2。
注:声乐、器乐任选一项考试,不得兼报,且声乐或器乐面试满分为100分。
三、《乐理、练耳与音乐常识》(笔试)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试目的: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南,旨在考核考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的情况。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满分100分,其中乐理50分、练耳40分、音乐常识10分。
(三)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四)考试时长:《乐理、练耳与音乐常识》120分钟(其中包含听音记谱考试40分钟)。
(五)考试内容
1.《乐理》
(1)序论:(a)音、乐音、噪音;(b)乐音的四种性质。
(2)近代乐音列:(a)音级;(b)基本音级;(c)组与八度;(d)音域与音区;(e)谱表与谱号;(f)变化音符号与变化音级;(g)半音与全音;(h)自然半音、自然全音与变化半音、变化全音;(i)等音。
(3)节奏与节拍:(a)节奏、音符的写法:常用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附点休止符(含复附点的内容)、特殊等分音等;(b)节拍:拍子、小节线、终止线、拍号等概念的理解,常见拍子的种类:含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各种节拍的强弱规律;(c)各种节拍的书写组合原则、节奏重音、切分音、变格小节等内容。
(4)速度、力度、常用术语:要求熟记常用的意大利速度与力度、表情、专用术语(包括基本速度与变化速度术语、强弱等)。
(5)装饰音及常用记号:(a)装饰音:倚音(以短倚音为主)、波音、颤音、回音等;(b)常用记号:①省略记号,包括反复记号与八度记号;②其他常用记号,包括延音线与连音线、断音记号、自由延长号、换气记号、琶音记号、滑音记号等。
(6)音程:(a)两种形态与双音的名称性质;(b)度数与性质;(c)协和性质;(d)单音程与复音程;(e)转位;(f)等音程。
(7)和弦:(a)和弦的概念;(b)和弦呈现的两种形式与构成音的名称;(c)三和弦(包括种类、协和性、转位);(d)七和弦(包括种类、协和性、转位);(e)开放与密集排列法;(f)等和弦。
(8)调式概论:(a)大调式、小调式;(b)调式音级名称与功能名称;(c)三种大、小调音阶结构;(d)调号;(e)平行大、小调;(f)等调;(g)调式、调性分析(包括旋律的调式、调性分析等)。
(9)中国民族调式:(a)五种五声调式的结构;(b)五声调式的特点;(c)中国音乐旋律调式的分析(包括音阶、调号的分析、旋律分析等)。
(10)大、小调中的音程与和弦:(a)要求能分析音程与和弦可能存在于何调;(b)掌握按调号推算及特性音程与和弦的调性明确方法。
(11)移调:要求能用三种移调方式移调。
2.《练耳》
(1)单音听写和音组听写:(a)音域在小字组至小字三组范围;(b)单音听写一条不超过十个音,音组听写一组不超过五个音;(c)用五线谱高音谱表或低音谱表记谱。
(2)和声音程性质听辨、和声音程音高听写、和声音程连接:(a)和声音程性质听辨范围为单音程;(b)和声音程音高听写,音高范围为小字一组至小字二组;(c)音高听写,用五线谱高音谱表记谱。
(3)柱式和弦性质听辨:(a)四种结构的三和弦及其转位;(b)常见的四种七和弦及转位。
(4)节奏听写:(a)2/4、3/4拍;(b)常用节奏型,局部可涉及较复杂节奏;(c)长度为四到十小节之间;(d)简谱、五线谱记写均可。
(5)旋律听写:(a)音域a-g2;(b)2/4、3/4拍;(c)大、小调式及民族调式旋律;(d)常用节奏;(e)长度为四到十小节之间;(f)简谱、五线谱记写均可。
3.《音乐常识》
(1)人声的分类、演唱形式。
(2)声乐体裁知识及其名曲,如艺术歌曲、群众歌曲、组歌、大合唱等。
(3)著名的中、外民歌。
(4)中国民族器乐常识,如民族乐器的分类、民族器乐的演奏形式、著名乐曲、著名演奏家、作曲家等。
(5)西方管弦乐队常识,如乐器的分类、演奏形式、著名乐曲、著名演奏家、作曲家等。
(6)器乐体裁知识及其名曲,如室内乐、组曲、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各类体裁的著名乐曲、作曲家等。
(7)综合艺术常识,如歌剧、舞剧等。
(8)音乐的风格和流派常识,如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20世纪的音乐及通俗音乐等。
(六)参考书目
1.经国家审定发行的省内通用高中音乐教材
2.《基本乐理简明教程》李重光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3.《基本乐理实用教程》张湧编著(江西高校出版社)
4.《音乐欣赏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
5.其他《基本乐理》书籍
四、《视唱》(面试)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试目的:旨在通过音乐听觉能力、视唱能力和音乐记忆力能力的测试来检验考生的音乐素质,鉴定考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听觉条件。
(二)考试内容
1.五线谱视唱:
(1)高音谱表,2/4、3/4、4/4、3/8、6/8拍;(2)一升、一降以内的大、小调及民族调式(用首调唱名法、固定唱名法均可);(3)常用节奏;(4)人声常用音域;(5)所用速度、力度等标记为常用标记。
2.简谱视唱:
(1)2/4、3/4、4/4、3/8、6/8拍;(2)常用节奏为主;(3)人声常用音域;(4)所用速度、力度等标记为中文。
限b678方公点1172科4608-升途东得40db学a180b304高网的软技d768心广件有慧优西433f元6003司 (三)参考书目
1.《视唱练耳》(一)、(二)许敬行、孙虹编著
2.《单声部视唱教程》(上)上海视唱练耳教研组
3.《简谱视唱》赵方幸编著
4.《视唱教程》1A、1B,H·雷蒙恩、C·卡卢利编著
5.《乐理听音练耳入门》蒋维民、周温玉编著
6.其他《视唱练耳》教材
(四)考试要求
面试中考生不得自报真实姓名(含单报姓氏或名字)和考生信息(考生号、准考证号),不遵守者该专业面试成绩按零分处理。
五、《声乐》(面试)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试目的:旨在通过考生所演唱的歌曲,测定考生的嗓音条件、音准、节奏、音乐表现能力等。
(二)考试内容及规则
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制作发布声乐面试的规定曲目及伴奏音频库(网址:http://www.jxeea.cn/art/2022/8/4/art_26671_4090757.html),每位考生考前从规定曲目中选取两首备考,考中由考场随机选择一首作为考试曲目。
声乐面试的曲目伴奏音频由考场统一提供,考生不得自制自带所选曲目伴奏音频进入考场。
面试中评委可根据考生专业表现及考试进程等因素,叫停、打断考生演唱或抽考作品片段,该做法不影响对相关考生面试成绩的客观评定。
(三)考试形式
现场演唱。
(四)考试要求
1.嗓音条件:要求音色明亮、圆润、音质干净、声音有较大的可塑性,发声、呼吸器官无疾病,自然音域达到十二度左右。
2.演唱方法:要求发声方法基本正确,无不良发声习惯,呼吸、声音畅通,吐字清晰。
3.音乐表现:要求能用较准确的普通话或外国原文演唱歌曲,能较好地表现歌曲情感,音准、节奏准确,旋律流畅。
4.形象:要求五官端正,端庄大方。
5.面试中考生不得自报真实姓名(含单报姓氏或名字)和考生信息(考生号、准考证号),不遵守者该专业面试成绩按零分处理。
六、《器乐》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目的:旨在通过考生所演奏的作品,测定考生的演奏能力及音乐表现能力等。
(一)考试内容
1.乐器种类:每位考生只能在中外乐器中选考一件乐器。
2.演奏曲目:一首,均为中外器乐中等程度以上的独奏或协奏曲目。考生自备两首演奏曲目,考中由考场随机选择一首作为考试曲目。
3.面试中评委可根据考生专业表现及考试进程等因素,叫停、打断考生演奏或抽考作品片段,该做法不影响对相关考生面试成绩的客观评定。
(二)考试形式
现场演奏(除钢琴外,其它乐器自备,一律不带任何形式伴奏)。
(三)考试要求
1.具有学习所选乐器的生理条件。
2.具有较正确的演奏方法、演奏姿势和演奏状态。
3.乐曲演奏规范、流畅、完整,具有较正确把握乐曲节奏、力度、速度、音色及音准的能力。
4.能较好地体现乐曲的内容与风格,具有较强的乐感和艺术表现力。
5.面试中考生不得自报真实姓名(含单报姓氏或名字)和考生信息(考生号、准考证号),不遵守者该专业面试成绩按零分处理。
Ⅱ.舞蹈学类
报考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育、流行舞蹈专业及认可舞蹈学类统考成绩的相关专业考生必考。
一、考试科目
《舞蹈表演、形象气质、基本功测试》(面试)
二、计分原则
[专业面试成绩(满分100分)]×2
其中专业面试各项目分值占比:舞蹈表演占比60%,形象气质占比10%,基本功测试占比30%。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试目的:通过专业能力测试,考查选拔热爱舞蹈和舞蹈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外形条件和舞蹈素质的学生。
(二)考试内容
1.舞蹈表演(占比60%)
两段不同类型的均不超过3分钟的舞蹈。
面试中评委可根据考生专业表现及考试进程等因素,叫停、打断考生的舞蹈或抽考作品片段,该做法不影响对相关考生面试成绩的客观评定。
形式可选择:(1)两段不同风格的独舞片断(可在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中任选);(2)一段独舞片断和一个舞蹈组合(可任选表演组合、训练组合)(测试考生对作品的理解、风格的把握等各种综合艺术素质)。
相关要求:
(1)考生须着练功服参加考试,不得穿戴任何舞台表演性服饰入场,表演道具(如扇子、鼓、水袖、剑等)自备。
(2)如需舞蹈音乐,由考生自备音频(MP3格式,存储至U盘或CD盘,仅存储本次考试所用音乐),考生在考点候考室应对自备的舞蹈音乐进行试播。考试时如因制作、格式或介质等原因无法播放音频或音质不清,一律由考生本人负责,考生可在无音乐的情况下,完成舞蹈表演。
(3)每位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因自身原因中断或失误,不得重考。
(4)面试中考生不得自报真实姓名(含单报姓氏或名字)和考生信息(考生号、准考证号),不遵守者该专业面试成绩按零分处理。
2.形象气质(占比10%)
考核考生在五官、身材、形象、气质等方面所具备的舞蹈基本条件。
3.基本功测试(占比30%)
技巧:跳各种舞姿的跳跃、转各种舞姿的单腿转、平转、翻身、串翻身、蹦子、翻前桥、后桥、蛮子、毽子小翻、拉拉提(测试考生腰腿的软开度,动作的协调美感,舞姿的控制能力,弹跳能力及技巧的规范性和完成程度)。
(三)考试形式
现场面试。
III.戏剧与影视学类(广播电视编导)
报考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学、电影学、戏剧教育专业及认可戏剧与影视文学类(广播电视编导)统考成绩的相关专业考生必考。
一、考试科目
《文艺常识、广播影视常识与写作》笔试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试分值与时长
1.考试分值
满分200分。
常识部分(50分);写作部分(150分,其中故事创作50分,影视作品评论100分)。
2.考试时长
150分钟(如写作部分需播放40分钟影视作品,考试时长为190分钟)。
(二)考试内容
1.常识部分(文艺常识、广播影视常识)
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词语解释或简答题
考核知识点:
A.文艺常识
(1)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包括:古代神话、诗歌、散文、辞赋、词、元曲、杂剧、章回小说的特点
(2)中国古代神话
(3)《诗经》、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
(4)《楚辞》、屈原及代表作、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
(5)汉乐府、汉乐府代表作、南北朝民歌
(6)先秦诸子散文重要代表人物、重要思想
(7)先秦历史散文,包括:《战国策》《左传》《史记》《汉书》等历史散文
(8)建安七子和建安风骨
(9)“三曹”及其代表作
(10)陶渊明及其代表作
(11)“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12)散文“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
(13)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14)中国章回小说与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包括“三言二拍”、“四大古典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15)鲁迅小说和杂文的主要成就
(16)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作品
(17)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
(18)老舍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
(19)曹禺和田汉的戏剧作品
(20)张爱玲、钱钟书、杨沫、赵树理、沈从文、丁玲、周立波的小说
(21)“茅盾文学奖”
(22)巴金、闻一多、梁实秋、林语堂、鲁迅、徐志摩、闻一多的诗和朱自清的散文
(23)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戏剧
(24)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代表艺术家、代表作品
(25)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
(26)普希金和他的诗歌创作
(27)托尔斯泰和他的长篇小说
(28)高尔基和他的文学成就
(29)歌德、席勒、巴尔扎克、雨果的成就
(30)大仲马、小仲马、卡夫卡、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海明威、莫泊桑、欧·亨利、罗曼罗兰、肖洛霍夫
(31)诺贝尔文学奖
(32)安徒生、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33)泰戈尔和他的文学成就
(34)中国绘画的三大题材
(35)米勒、罗丹、列宾、莫奈、凡·高、毕加索等重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36)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37)中国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及其代表作品
(38)契科夫及其戏剧代表作品
(40)中学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文章名句及含义
(41)汉字形体结构发展的几个阶段
(42)“文房四宝”与“书法五体”
B.广播影视常识
(1)广播、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2)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有线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中波广播与短波广播
(3)电视新闻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电视服务节目、电视社教节目、电视体育节目、电视广告节目
(4)中国广播电视史;外国广播电视史
(5)后期制作基本常识
(6)电视栏目与电视频道
(7)远、全、中、近、特写等景别的运用
(8)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运用
(9)拍摄角度
(10)顺光、逆光、顶光等不同光线的表现力
(11)色彩常识
(12)构图常识
(13)蒙太奇的类型及含义
(14)长镜头
(15)外国电影发展史
(16)中国电影发展史
(17)格里菲斯与现代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
(18)卓别林的作品及其所反映的喜剧精神
(19)重要电影流派的代表导演及其主要作品
(20)国外电影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
(21)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
(22)重大的国际电影节及中国电影获奖作品
(23)中国当代电视的奖项及其代表作
(24)电影制片、电影导演、电影编剧、电影编辑
(25)电影院线
(26)类型电影
2.写作部分
(1)考试目的:通过书面表达考查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对影视艺术常识的理解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试题型
题型Ⅰ:故事创作
指定命题或以命题材料、关键词组合、续编、漫画、碎片化的情节、富于画面感的古诗词等为创作依据的故事创作。
题型Ⅱ:影视作品评论
播放一部时长在40分钟以内的影视作品,考生观看后,根据试卷要求回答问题或写出一篇评析性文章(影视作品只播放一遍,开考时即播放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包括电影、纪录片、电视栏目、影视剧片段中的任何一种)。
(3)考试要求
A.故事创作,要求内容健康且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合理设置人物和情节,具有明显的故事性;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准确通顺,文字表达流畅。
B.评析性文章属于议论文范畴。切忌写成感想式的观后感、随笔、散文之类的文章。
C.如根据试卷要求回答问题,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D.题型Ⅰ答卷全文不少于600字;题型Ⅱ答卷全文不少于1000字。
(4)考查知识点
A.作品的题材和主题;
B.作品的结构;
C.视听语言的初步解读;
D.作品的显著特色;
E.故事创作技法。
三、题型示例
(一)文艺常识、影视常识部分
1.填空题
(1)纪录片《愚公移山》和《四万万人民》是荷兰纪录片大师的作品。
(2)广播电台按载波波长,可以分为中波台和。
(3)名画《向日葵》的作者是。
2.选择题
(1)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
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
(2)()艺术最合适抒发情感。
元600393b5学a180b304高司升得东得40db费b5d2心网的4d4f广量软2441838a0e4a14939349件有e1e9b18ef762科4608730b4888点7d414c9f公点1172-上技d768心慧4e8d途学心是法优西433f231d3efc点限b678方b18953cd4f0a径806c学 A雕塑B书法C音乐D电影
(3)剧目《天仙配》属于()。
A越剧B黄梅戏C昆曲D评剧
3.词语解释
(1)海派
(2)场面调度
(二)写作部分
题型Ⅰ:命题故事写作
例题:根据“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意境创作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
1.写成记叙文,不能写成议论文、诗歌等文体;
2.字数不少于600字。
题型Ⅱ:播放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要求对该片作出评析,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影评,题目自拟。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能运用影视拍摄相关术语进行评析与论证,能较好地体现基本的影视素养。切忌写成感想式的观后感、随笔或散文类文章。
内容简介:
该剧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知青陈志与农村姑娘张翠花的一段颇具代表性的“中国式婚姻”跨越近30年的坎坷历程,充满对爱情与婚姻的思考……
例文:倏然而逝的纯情童话
——浅析《我的父亲母亲》的诗意化叙事
正文(略)
IV.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及认可播音与主持艺术统考成绩的相关专业考生必考。
一、考试科目
《自备稿件朗诵、模拟主持、形象气质》(面试)
二、计分原则
[自备稿件朗诵(满分100分)×35%+模拟主持(满分100分)×45%+形象气质(满分100分)×20%]×2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试目的:旨在选拔具有一定的播音与主持能力,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好的考生进入高等学校接受专业培养。
(二)考试内容
1.自备稿件朗诵(占比35%)
2.考生自备朗诵材料,文体不限,时间不超过3分钟。
模拟主持(占比45%)
3.现场抽题模拟主持一段电视节目,时间不超过3分钟。
形象气质(占比20%)
(三)考试形式
现场面试。
(四)考试要求
面试中考生不得自报真实姓名(含单报姓氏或名字)和考生信息(考生号、准考证号),不遵守者该专业面试成绩按零分处理。
来源: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