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尔卑斯山脉南侧某些狭窄、少风的河谷上,分布着一种独特的石顶泥柱景观(下图)。它是由夹杂石块的堆积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泥柱由坚固的泥土组成,高度多在6—30米之间,其顶端盖有一个石块,往往顶端石块越大,泥柱越高。表层无石块覆盖的地方,泥土易受侵蚀,难以形成泥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石顶泥柱的石块在其形成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减弱( )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冰川侵蚀 D. 雨水侵蚀
司技4c31有952f智点学东33bfb201件2eea慧87bb的元4056c53e396c限法学公科秀d3d5上e7d97e48是网心a191途广软方智升37a7-优9034高
9. 最有可能破坏此地石顶泥柱景观的是( )
A. 寒潮 B. 地震 C. 洪水 D. 虫蛀
【答案】8. D 9. B
【解析】
【8题详解】
升37a7根公4cc1技4c31限法学有952f智点根得件2eea西软方智东33bfb201优9034高慧87bb的网心a1914e2c秀广的8a6b司元4056c53e396c4b3f56bf途a66c西学-f6a6科秀d3d5上e7d97e48是
其顶端盖有一个石块,往往顶端石块越大,泥柱越高。表层无石块覆盖的地方,泥土易受侵蚀,难以形成泥柱。由此可知,顶部的石块主要减弱了来自于顶部的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作用,故D正确。而风力侵蚀、冰川侵蚀、流水侵蚀与地面相平,故ABC错误。故答案选D。
【9题详解】
该地区地处板块的交界处,位于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所以此地的石顶泥柱易受到地震的破坏,故B正确;此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侧,位于寒潮背风坡,寒潮影响小,故A错误。该地貌主要分布于狭窄的山谷,受水面积小,难以形成洪水,故C错误;虫蛀对石顶泥柱有破坏,但不是破坏最严重的。故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的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五种方式。在板块的边界处,多火山地震;在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