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 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2022年10月28日 浏览:

[要点提炼]

1.两个特点: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含义及特点。

2.两个方法:客观性和探究因果联系的方法。

3.三个含义: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因果联系的含义。

三种方法:归纳推理的方法。

[知识清单]

一、归纳推理的含义

1.含义

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

2.类型

⑴完全归纳推理:如果其前提遍及认识全部对象,那么,这样的推理就称为完全归纳推理。

⑵不完全归纳推理:归纳推理的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对象。

3.完全归纳推理

⑴含义:完全归纳推理对某类认识对象中每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都进行了考察,从而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可表示如下:

S 1 是(或不是)P

S 2 是(或不是)P

S 3 是(或不是)P

……

Sn 是(或不是)P

(S 1 ,S 2 ,S 3 ……S n 是S类的全部对象)

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

②特征:由于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是一种必然推理。它不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理。

③局限性: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由于有的认识对象太复杂,人们的精力、能力和认识的条件有限,无法对它们中的每个对象都进行考察,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认识对象的每种情况都进行考察。

4.不完全归纳推理:

⑴含义: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可表示如下:

S 1 是(或不是)P

S 2 是(或不是)P

S 3 是(或不是)P

科限慧a1123275途0fb191cc-4ebc元有根秀学上升8cd5件网是广司公技优软东

……

Sn 是(或不是)P

(S 1 ,S 2 ,S 3 ……S n 是S类的部分对象)

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

⑵未考查该类对象的全部,是或然推理。

⑶类型

①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根据事物情况多次重复,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 一旦发现相反情况,这种推理的结论就会被推翻。

②科学归纳推理: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因为它分析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要高。

例如:

金受热后体积膨胀,

银受热后体积膨胀,

铜受热后体积膨胀,

铁受热后体积膨胀,

因为金属受热后分子的凝聚力减弱,分子运动加速,分子彼此距离加大,从而导致膨胀。

而金、银、铜、铁都是金属,

所以,所有金属受热后体积都膨胀。

⑷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

⑸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方法,提高这种推理的可靠程度。

二、归纳推理的方法

1.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

(2)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

(1)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

(2)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一种现象的产生或消失,必定有它的原因。

(3)人们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

①求同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公式如下:

①A、B、C——a;

②A、D、E——a;

③A、F、G——a;

优4c30件科上限c0d8e883广慧a1123275软网是升8cd5途0fb191cc学上-4ebc公东技有根秀司元

……A——a。

②求异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公式如下:

①A、B、C——a;

②-- B、C --

A-a。

③共变法:如果被考察现象a有某些变化,另一现象A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个相关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公式如下:

①A1、B、C——a1;

②A2、D、E——a2/;

③A3、F、G——a3;

........

A-a。

【判断】

1.完全归纳推理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理。( × )

解析:错误。完全归纳推理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必然推理。

2.只要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就能使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保真性。( × )

解析:错误。要使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保真性,除了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以外,还需要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3. 人们看到千千万万的天鹅每一只都是白的,于是得出结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推理是必然推理。( × )

解析:错误;这一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即不能必然推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

来源:高中政治干货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