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曾经,博物馆是有围墙的,展览以实物形式进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说,“得益于先进的技术,‘云端’观展成为常态,展览借助科技走到不同城市,数字化让博物馆的边界变得模糊了,博物馆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
材料二:
走进改造升级后的三星堆博物馆综合馆,生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更全面、更深入地表达了三星堆文化内涵。序厅里,多媒体“三星堆之眼”展现三星堆发现发掘关键节点;正厅里,L型视频墙用逼真的三维动画呈现了三星堆古城形成过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三五好友相聚,赏花品茗,抚琴对弈……打开湖南省博物馆网上展厅,进入《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生活镜像》专题,伴着古琴乐曲,宋朝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徐徐展开。该展览运用AR、VR、三维影像制作等技术,制作了360°全景线上虚拟展厅,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了80余件文物。
去年9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处处给人惊喜:拨动加入交互密码的“古琴”,一曲《广陵散》在指间流淌;和着观众的动作,一袭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翩翩起舞……一名带着孩子来观展的退休教师说:“科技与文化结合使展览寓教于乐,增强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材料三:
近年来,许多博物馆都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数据采集过程乍看并不复杂: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设备收集文物数据,再利用这些数据建起文物的三维模型。然而要还原文物的历史容貌,还需要高精度的数据。以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为例,因体型庞大,技术人员将几十块残件分段扫描再拼接,单扫描就用时一个多月,数据处理就用了半年。在虛拟复原时,高精度的数据往往能做到高度复原文物的每一块残件乃至细节,作为文物修复的重要参考。
再以湖南省博物馆的古琴“飞泉”为例,古琴的形制和漆色断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修复需要最小干预和有效保护。修复师运用扫描的三维数据,对缺失部分的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然后进行虚拟修复,再修复实物,以此提高修复的精准度。
材料四:
如今,文物展品与数字技术的关系,早在考古发掘现场就已经形成了。走进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的现代化大棚,只见围绕6个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排开多个考古实验室。旁边的会议室里、占据整面墙的大屏幕实时显示考古大棚内的情况。每个发掘坑都设有24小时不间断拍摄系统,记录的数据是后期考古研究的珍贵资料。
技根a5b6广慧网司途东件元量智-5644升42e4公软科4f9a有b4a1学优是限
目前正在进行的三星堆遗址发掘,无论是发掘技术还是多学科研究,都站在了世界考古的前沿。在实验室里,一件青铜器形状的白色硅胶套摆在桌上,这是为新发现的青铜尊量身定制的3D打印“防护服”。青铜尊器型大,釆取传统的石膏固定提取,容易破碎。因此,先用3D扫描仪采集数据,再在3D打印出的模型上制作好硅胶保护套,给文物穿上后再提取。3D打印技术用在考古发掘上还是第一次。
此次考古还首次应用了高光谱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来识别文物的物质构成。对发掘坑表面进行光谱扫描,就可以预判文物的材质。比如青铜、象牙和丝织物的光谱表现就不一样,在肉眼看来只是黑色“土块”的物质,在高光谱成像仪的扫描下能一目了然。
(上述材料均选自2021年5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2.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二使用生动形象的文学性语言介绍网上展厅和数字体验展,增强了可读性。
B. 采集数据、建立三维模型、还原文物的历史容貌并不复杂,如青铜神树的修复。
C. 修复师运用扫描的三维数据对缺失部分的结构进行三维重建,有助于古琴的修复。
D.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技术已站在世界考古的前沿,如使用3D打印、高光谱数据采集等。
13. 数字化给博物馆的展览带来了哪些改变?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
14. 某地发现了一个宋窑遗址,其中部分珍稀瓷器已经破碎。如何运用数字技术让这些瓷器完整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
【答案】12. B 13. (1)数字化让博物馆的边界变得模糊了,博物馆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2)数字化让博物馆可以以视频的形式展示过去。(3)数字化让博物馆可以真实的再创古代的生活情境,使观众仿佛穿越一般。(4)数字化让博物馆的展出形式多样化,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14.?首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设备收集瓷器碎片的高精度数据;接着,运用电脑处理这些数据,建起该瓷器的三维模型;然后,对缺失部分的结构进行三维重建;接着,在电脑上进行虚拟修复;最后,结合虚拟修复的相关数据,再进行瓷器实物的修复。这样,就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让这些瓷器完整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了。
【解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量大,主要围绕文化“博物馆”及现代发展进行考查,需要考生既要全文感知,又要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同时还要会实际运用,对考生的能力层级要求较高。
【分析】
B项“并不复杂”的判断错误。根据“然而要还原文物的历史容貌,还需要高精度的数据”“以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为例,单扫描就用时一个多月,数据处理就用了半年”这些内容看知,还原历史文物容貌是一个耗时极长并且相当复杂精细的工作,故判断错误;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概况。根据材料一“得益于先进的技术,‘云端’观展成为常态,展览借助科技走到不同城市,数字化让博物馆的边界变得模糊了,博物馆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可知“数字化让博物馆的边界变得模糊了,博物馆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根据材料二“序厅里,多媒体“三星堆之眼”展现三星堆发现发掘关键节点;正厅里,L型视频墙用逼真的三维动画呈现了三星堆古城形成过程”,可知“数字化让博物馆可以以视频的形式展示过去”;根据材料二“伴着古琴乐曲,宋朝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徐徐展开”“该展览运用AR、VR、三维影像制作等技术,制作了360°全景线上虚拟展厅”可知“数字化让博物馆可以真实的再创古代的生活情境”;根据材料二“科技与文化结合使展览寓教于乐,增强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可知“数字化让博物馆的展出形式多样化,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应用。根据题干“部分珍稀瓷器已经破碎,如何运用数字技术让这些瓷器完整地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提示可知,这些文物已经发掘,现在需要利用数字技术,高精度修复这些瓷器。这样,我们就需要先在材料中找到有关利用“数字技术修复文物”的相关资料,而后设计出该瓷器修复的过程即可。阅读材料可知,有关利用“数字技术修复文物”的相关资料是材料三。结合材料中“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和“湖南省博物馆的古琴‘飞泉’”的修复实例,阐述瓷器的修复过程即可。基本流程是“采集高精度信息——建立三维模型——虚拟重建残缺部分——虚拟修复——实物修复”。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