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经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到1952年,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技8ae9科软上途59fb限-升智广优有上3f9c件网东元公慧司学 3.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4.“八大”: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指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的分析是正确的,但未能坚持下来。
5.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快,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6.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年—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7.“八字方针”: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优法司限a74452c7元东b50ce0f7广d0383d62e4928fd8992f有上3f9c-法公点得科技8ae9费4895软上心网学件途59fb升智慧
8.文革中国民经济复苏: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不久,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刚刚稳定的形势又陷入混乱。
9.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股份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达到政企分开。在所有制方面,变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同发展的分配方式。
司径途59fb件元科dbe4学4a61-法上东b50ce0f748bd技8ae9费4895限a74452c7慧ff2fbb8e费升智智软上心公点得有上3f9c广d0383d62e4928fd8992f7c70网是优法 10.南方谈话: 1992年邓小平南巡,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本原则,论述社会主义本质,姓“资”姓“社”。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1.十四大: 1992年召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2.第一批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省也成为经济特区。
1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件上网是习43c7慧ff2fbb8e费d4939575广d0383d62e4928fd8992f7c70技8ae9费4895是软上心8e49优法限a74452c7abe2习-法上e52ee98f升智智公点得元20be9795东b50ce0f748bd得学4a617350西途59fb司径心科dbe4c5f8有上3f9c
14.浦东新区: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开放成为改革开放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的标志。15.开放体系: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来源:高中地理历史政物理化学生物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