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它们来源于体液,但已不再存在于细胞内和内环境中,不属于体液
【答案】(正确)
202.核苷酸、DNA、RNA和蛋白质可以作为鉴定不同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
【答案】错误
203.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主要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
【答案】(错误) 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
204.人长时间运动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是产生渴觉的原因
【答案】(错误) 长时间运动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是引起产生渴觉的原因。产生渴觉的是大脑
205.核孔是核与细胞质进行频繁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唯一通道
【答案】(错误)小分子不通过核孔进出)
206.如果要将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应从cDNA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或用人工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取。
【答案】(正确)
207.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脱分化阶段不需要光照,再分化阶段需要给予光照的条件。
【答案】(正确)
208.光照越弱,阴生植物光合作用越强;光照越强,阳生植物光合作用越强。
【答案】错误
209.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两者都能够丰富种群的基因库并改变基因频率
【答案】(错误)
210.性染色体在次级性母细胞中只含一个DNA
【答案】(错误)
211.在具有有性染色体的生物中,排除环境和染色体数目对生物性别的影响,如果所有的染色体在大小形态上一一对应,则此个体一定为雌性。
【答案】(错误) ZW性别决定型的生物,性染色体一致的是雄性;XY性别决定型的雄性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Ⅱ后期,也会出现所有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上一一对应。
21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答案】(正确)
213.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都是高度不育的;多倍体是否可育取决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否成双,如果染色体组数是偶数则可育,如果是奇数则高度不育。
【答案】(错误) 四倍体马铃薯的单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
214.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
【答案】(正确)
215.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更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正确)
216.任何物质都是从溶液的高浓度向溶液的低浓度扩散。
【答案】(错误) 水刚好相反。
217.糖类的组成元索主要有C、H、O。
【答案】错误
218.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也高。
【答案】错误
219.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的百分比最大的是血液
【答案】(错误) 最大的是细胞内液
220.对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但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且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必须从系统外获得
【答案】(正确)
221.生长素的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有密切关系。
【答案】正确
222.细胞免疫中,抗原决定簇需要经过吞噬细胞处理;而体液免疫中,抗原决定簇可以直接成递给B细胞。
【答案】(正确)
223.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通过3层膜
【答案】(正确) 需要经过一层细胞膜,两层线粒体膜
224.琼脂块的体枳越大,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率越小。
【答案】错误
225.线粒体的内膜所含的蛋白质比线粒体外膜更多。
【答案】(正确)
22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答案】错误
227.内质网是生物膜的转换中心,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质膜可以进行相互转换,因为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和质膜直接相连。
【答案】(错误) 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与质膜是通过小泡间接相连。
优高4a46广科1366量有司网技9072学途升软-限件东元慧公 228.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下一个神经元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答案】错误
229.微生物计数时,如果单位体积菌液内微生物的数量过大,计数前必须进行稀释。一般将菌液稀释接种后可能在培养基的平板上形成10-100个左右的菌落,比较适宜,统计的菌落数比较准确可信。
【答案】(错误)
230.一对黑毛豚鼠,生了5只小豚鼠,其中3只是白色的,两只是黑色的,据此可判断,豚鼠毛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答案】(错误) 动物的后代数量少,所以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会远离理论比值。
231.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某酵母菌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的液体总体积是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入99mL无菌水中稀释,然后利用血球计数板观察计数。如果该同学观察到血球计数板计数的5个中格80个小室中共有酵母菌48个,则估算1mL样品中有酵母菌2.4×108个。
【答案】(正确)
232.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答案】正确
233.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答案】(正确)
234.植物生长的向地性和背地性是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体现。
【答案】错误
235.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答案】错误
236.卵裂期细胞数目不断增加但卵裂球总体积并不增加,有机物的总量也不断减少。
【答案】(正确)
237.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答案】正确
238.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而与细胞免疫无关;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而与体液免疫无关
【答案】 (错误)
239.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是在一定的pH环境下存在的,所以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需要模拟生物体的状态配制一定pH的缓冲溶液。
【答案】正确
240.真核细胞中 DNA 的复制与 RNA 的转录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答案】(错误)真核细胞的 DNA 分为核 DNA 和质 DNA,均能进行复制和转录,所以细胞核和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的 DNA 均能进行 DNA的复制和RNA 的转录。原核细胞的 DNA 分为拟核 DNA 和质粒 DNA。
241.—种tRNA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
【答案】正确
242.真核细胞细胞核DNA的复制与转录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答案】(错误) 核基因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
243.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设计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研究各自的效应。
【答案】(正确)
244.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留下的黏性末端一定是相同的;用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留下的黏性末端一定是不相同的
【答案】(错误)
245.种植作物时,作物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就是为了增加光照强度。
【答案】(错误)
246.判断下列哪些可以在内环境中发生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
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
丙酮酸转化为乳酸( )
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 )
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
ATP水解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提供能量( )
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扩散到突触后膜( )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
【答案】判断下列哪些可以在内环境中发生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v )
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
丙酮酸转化为乳酸( )
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 )
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v )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
ATP水解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提供能量( )
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扩散到突触后膜( v )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
科1366量-件广司限5d9a软网心东技9072元40ef学升4333量有公高慧途6b37f4dc优高4a46
247.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的表达无关。
【答案】(错误)
248.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就越高。
【答案】正确
249.在探究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实验中,温度、 PH、底物浓度及酶浓度都属于实验中的自变量。
【答案】(错误)在探究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实验中,如探究温度对于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则其它 PH、底物浓度及酶浓度都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250.ATP中的A不代表腺嘌呤,当再脱去两个磷酸根后,形成的物质为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答案】(正确)
251.主动运输一定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
【答案】(错误)
252.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答案】正确
253.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能同时进行,真核生物细胞核中转录和翻译不能同时进行。
【答案】正确
254.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整齐而紧密,且为高度液泡化、无定型状的薄壁细胞。
【答案】(错误)
255.在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增长率先慢后快
【答案】(错误)
256.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答案】错误
257.当某个生物体的体细胞出现基因突变时,这个生物体就成为新物种的个体了。
【答案】(错误)
258.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相同的。
【答案】(正确)
259.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通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故神经递质均是有机大分子。
【答案】错误
260.泪液、胃液和唾液具有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
【答案】正确
261.高等生物都进行有氧呼吸,低等生物都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错误
262.酶的形成不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答案】(错误)
263.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在滤纸条上相距最远的两条色素带是胡箩卜素和叶绿素a
【答案】(错误)
264.同源多倍体生物的可育性一定比二倍体生物低。多倍体中偶数倍体(如四倍体)可以发生联会现象,但是要比普通的二倍体生物结实率低。
【答案】(正确)
265.豌豆细胞内既有DNA,也有RNA,但只有DNA是豌豆的遗传物质。
【答案】正确
26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仅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也直接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错误)
该实验直接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但蛋白质没有直接证明 ,因为侵入噬菌体的是 DNA,而不是蛋白质。
267.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细胞,说明此细胞正在进行质壁分离。
【答案】(错误) 无法判断此图处于质壁分离还是复原的过程中。
268.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雌雄配子中遗传因子随机结合的基础。
【答案】正确
269.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向上运输。
【答案】错误
270.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的有氧呼吸就是在线粒体内完成的。
【答案】错误
271.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供生命活动利用
【答案】(错误)
27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的父母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妹妹是白化病患者,丈夫的母亲是患者。则这对夫妇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1/12;若他们的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的男孩,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8。
【答案】(正确)
273.自由扩散因为不受载体和能量的限制,所以运输速度超过协助转运和主动转运。
【答案】(错误) 自由扩散速度较慢。
274.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有8f04升4333量秀软司网心习技90724ce6学45d1途6b37f4dc-的60a2慧广科1366量公高优高4a46东元40ef智件限5d9a 【答案】错误
275.测量静息电位时电极放在细胞膜外表面。
【答案】错误
276.利用U形管做渗透作用实验(U形管中间用半透膜隔开)时,当管的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U形管两侧溶液的浓度一定相等。
【答案】(错误) 渗透装置中会出现液面的高度差,高度差产生的水压本身就需要用浓度差产生的水势来维持。
277.血浆中的水只来自于组织液,淋巴
【答案】(错误) 还可以来自消化道
278.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错误) 外界环境指的是身体外面的无机环境,这个环境的变化与机体维持稳态没有太大关系。
279.生物体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一定能够遗传给后代。
【答案】(错误) 体细胞中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变异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病也不能传递给后代。
280.诱导动物细胞融合除可以用离心、振荡、电激等物理方法和聚乙二醇处理等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进行处理;诱导植物细胞融合则不能使用灭活的病毒。
【答案】(正确)
281.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了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维生素
【答案】(错误) 应输入血浆蛋白。因为血浆蛋白可以提高血浆渗透压,可以使组织液中的水更多地进入血浆,运输到肾脏处形成尿液排出
282.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答案】(正确)
283.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大量的钠离子内流。
【答案】正确
284.有些实验可用细胞中的有色结构辅助观察如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用叶绿体做参照。
【答案】(正确)
285.在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中,都需要对培养基灭菌,还都需要用到CO2培养箱。
【答案】(错误) 动物细胞培养时,CO2用来维持PH值。植物培养不需要认为控制CO2,因为环境中的CO2足够进行光合作用。
286.如果用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来包裹某种药物,则该药物应该属于脂溶性的。如果用双层的脂质体包裹药物,则该药物应该属于水溶性。
【答案】(正确)
287.淋巴因子只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在细胞免疫中不起作用
【答案】(错误)
由于一些免疫细胞(除浆细胞外)表面有抗原识别受体,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 ,但吞噬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对抗原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
288.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成的长链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答案】(正确)
289.(正确)于任何种类的多肽,肽键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数。
【答案】(错误) 环肽中的氨基酸数与肽键数相等。
290.制作果酒或果醋的发酵液和发酵瓶要严格灭菌。
【答案】错误
291.内环境是细胞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错误)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92.把培养在轻氮(14N)中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重氮(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分裂一次后,再放回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又分裂一次,此时每个大肠杆菌细胞中的DNA是1/2轻氮型,1/2中间型。
【答案】(错误) 应该是所有的大肠杆菌中的DNA是1/2轻氮型,1/2中间型。如果大肠杆菌中的DNA只有一条,则有一半的大肠杆菌中的DNA为轻氮型,有一半的大肠杆菌中的DNA为中间型。
293.自然情况下,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都会直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错误) 基因重组不会引起基因频率改变。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表现性间接地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294.炎热夏天中午,植物“午休”,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停止。
【答案】(错误) 午休时,气孔不可能完全关闭,光合作用速度减慢,但未完全终止。
295.基因突变发生在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间期,这两句话是矛盾的。
【答案】(错误)
296.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看不到染色体,原因可能是显微镜放大倍数太小,也可能是液泡的紫色遮盖了染色体。
【答案】错误
297.光圈、放大倍数都会影响显微镜视野的明亮程度:光圈越大,放大倍数越小,则视野越亮。
【答案】(正确)
298.在一条食物链中,由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推算,前一营养级比后一营养级含量一定多的指标是“能量”,而“数量”和“干重”可能出现反例。
【答案】(正确)
299.DNA 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NA 也不溶于酒精,据此可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以及酒精来分离提纯DNA;DNA 与双缩脲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会产生蓝色的颜色反应,据此可用双缩脲试剂来鉴定 DNA。
【答案】(错误)DNA 与二苯胺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会产生蓝色的颜色反应,据此可用二苯胺试剂来鉴定DNA,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反应。
300.当发生火灾或者火山爆发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湖底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答案】(错误) 火山爆发属于原生演替。
来源:点知高考生物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