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财税体制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北宋前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原则上一切财赋都属于中央。但实际上国家财赋分为以两税收入为主的直属中央的“上供”部分,和以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经费为主的拨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自北宋中期起,由于中央征调频度的持续增长与地方开支的扩大,加之中央收缴原属州县的大部分盐茶之利,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至南宋更趋困窘。为解决财政困难,地方州县巧立名目,新增税费,赋敛于民。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
——摘编自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
材料二 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运”“存留”的方式,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解决军费紧缺的问题,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至此,财权下移。其后,“无论田赋、盐茶,一切征榷悉归地方督抚”。1906年清廷改户部为度支部,旨在“综理全国财政”。1909年初,清廷颁布《清理财政章程》,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在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以统一财权,并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
途习615a4a628d91东慧软上元c76f司件方技的秀网点4049升64f68c7a限458e-径317c广西学47cc优公习6289科c76179d8有9fe7
——摘编自陈锋《清代中央财致与地方财政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宋代至晚清不同时期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特征。
【答案】(1)来源:①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 ②制度外的税费。
公习62899579根科c76179d8428d元c76f智学47cc学有9fe7升64f68c7a费件方途习615a4a628d91网点4049慧优a488广西技的秀bb4e司软上8829心-径317c东限458e
(2)特征:①北宋前期,财权高度集中,但中央拨留部分经费给地方;②北宋中期至南宋,州对地方税费征收的控制有所松弛;③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划分税赋收入;④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廷认可地方自筹经费,财权下移;⑤清末新政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并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
【解析】
【详解】(1)来源:根据“以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经费为主的拨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得出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 根据“地方州县巧立名目,新增税费,赋敛于民。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得出制度外的税费。
学47cc学公习62899579根网点4049升64f68c7a费的广西dce8a52682fd有9fe7元c76f智技的秀bb4e优a488途习615a4a628d91件方习科c76179d8428d根慧司东a5a74e09-径317c925f是软上8829心根限458e
(2)特征:根据“北宋前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原则上一切财赋都属于中央”得出北宋前期,财权高度集中,但中央拨留部分经费给地方;根据“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至南宋更趋困窘。为解决财政困难,地方州县巧立名目,新增税费,赋敛于民。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得出北宋中期至南宋,州对地方税费征收的控制有所松弛;根据“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运’‘存留’的方式,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得出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划分税赋收入;根据“材料二 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运”“存留”的方式,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解决军费紧缺的问题,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至此,财权下移”得出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廷认可地方自筹经费,财权下移;根据“。1909年初,清廷颁布《清理财政章程》,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在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以统一财权,并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得出清末新政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并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