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山东卷(化学)-原电池、电解池反应原理

2022年09月22日 浏览:
2022年高考山东卷

13. 设计如图装置回收金属钴。保持细菌所在环境pH稳定,借助其降解乙酸盐生成CO2,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LiCoO2(s)转化为Co2+,工作时保持厌氧环境,并定时将乙室溶液转移至甲室。已知电极材料均为石墨材质,右侧装置为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工作时,甲室溶液pH逐渐增大

B. 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乙室应补充盐酸

C. 乙室电极反应式为

软升秀司网2715优2c8a公af04限途慧量学a9d5件西广科-费点技有6dc4东元 D. 若甲室Co2+减少200mg,乙室Co2+增加300mg,则此时已进行过溶液转移

【答案】BD

【解析】

【分析】由于乙室中两个电极的电势差比甲室大,所以乙室是原电池,甲室是电解池,然后根据原电池、电解池反应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A.电池工作时,甲室中细菌上乙酸盐的阴离子失去电子被氧化为CO2气体,Co2+在另一个电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产生Co单质,CH3COO-失去电子后,Na+通过阳膜进入阴极室,溶液变为NaCl溶液,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溶液pH减小,A错误;

B.对于乙室,正极上LiCoO2得到电子,被还原为Co2+,同时得到Li+,其中的O与溶液中的H+结合H2O,因此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应该补充盐酸,B正确;

C.电解质溶液为酸性,不可能大量存在OH-,乙室电极反应式为:LiCoO2+e-+4H+=Li++Co2++2H2O,C错误;

D.若甲室Co2+减少200 mg,电子转移物质的量为n(e-)=,乙室Co2+增加300 m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e-)=,说明此时已进行过溶液转移,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D。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