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10组常见地理概念

2023年12月28日 浏览:

1.锋面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范围很大并向冷气团一侧倾斜,暖气团位于锋面上方,且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差别,因而常有云、雨、大风等天气出现。锋因移动方向不同而分为三类,一是冷锋,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二是暖锋,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三是准静止锋,指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2.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指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即在低压中心向外延伸出的两个低压槽中形成锋面。锋面气旋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地区,多见于温带地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结构,从平面上看是一个逆时针旋转的涡旋,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展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展一条冷锋,冷暖锋之间是暖空气(暖气团),冷暖锋以北是冷空气。锋面上的暖空气呈螺旋状上升,锋面下的冷空气呈扇形展开下沉。

3.气候要素与气候因子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大气平均状况是用气温、降水等要素的平均值或统计量来表现的。气温和降水就是气候要素。气候因子是指形成气候的因子,即影响气候的因.素。地球上热量的分布与季节变化主要受太阳辖射的影响,地球上的风向和降水与大气环流有关,地面状况的差异也会导致气候差异加上人类活动的作用,气候因子共有四个: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

4.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岩石:矿物的集合体。元素→矿物→岩石→地壳。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地壳物质循环:指组成地壳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为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浆岩的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冷却凝固作用。

5.地质作用与地壳运动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地壳运动:内力作用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因而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按其性质和方向,地壳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类型。???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主要是太阳能,其次是重力能,它们使大气、水和生物等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堆积。地表形态在内力、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生变化。

慧限945b7940-广升上司8dca1055软优习东4f88途西件学元有公网科4ec8072a技
6.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如背斜、向斜、断层。

构造地貌: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如谷地与山岭。

地壳运动是地质构造形成的原因,所以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性质和方式的依据。构造地貌的形成原因是地质构造,通过构造地貌能够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变化。

7.地形与地势

地形:地表各种形态总称,又称地貌。地势:地表高低起伏总趋势。

地形:地势都表示地表的外部特征,前者强调形态特征,后者突出高低起伏状况。 陆地地形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五种类型,海底地形主要有大陆架、大陆坡、海盆、海岭和海沟等。

8.水资源与水循环

水资源:地球上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水源。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这些水资源的多少与水循环密切相关,所以衡量水资源的主要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四个主要环节。从空间分布来看,水循环可分为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三种类型。其中,循环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使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得以更新、净化,因而十分重要。

9.地理环境的一体性和差异性

整体性:地理环境是由土壤、岩石、水、大气和生物等地理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使地理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可以说,地理坏境要素间的联系体现了整体性。

差异性: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即不同的环境,其地域物质和能量分布状况不同,导致其整体面貌及组成要素的差异。其内在联系表现为位置差异→水热组合差异→植被、土壤的差异整体面貌的差异。

10.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指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前者是其自然属性,后者是其经济属性。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其包括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两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主要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自然灾害:指自然界发生的,对人们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自然灾害可以分为许多类型,其中最重要的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指地球大气发生异常变化,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事件。如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

地质灾害:由地质作用引起的地理环境的异常变化,当危及人类生命财产时,就形成了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来源:地理种草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