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2023年12月28日 浏览: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学习重点:

1)隋唐盛世的表现

2)唐朝的民族关系

难点:唐朝后期和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一、隋唐的统一

(一)隋朝建立与南北统一

1、隋朝建立: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国号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

2、南北统一:公元589年,隋灭陈。

原因:魏晋南北朝后期风民族交融,南北统一条件成熟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隋的统奠定经济基础区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陈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弛,不堪一击。

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的发展。

(二)隋朝的经济建设活动

1、广设仓库:在中央和地方广设仓库。既有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质的仓库,也有备水旱赈济、遍置于乡间的义仓。

2、兴建两都:隋文帝令宇文恺主持营建大兴城,隋炀帝令宇文恺主持营建东京洛阳城。

3、开通运河: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

时间:公元605年至610年。

概况:全长2000多公里,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区),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促进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三)隋末起义与李唐代隋

1、隋末起义

时间: 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发动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

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暴政表现:①大兴土木,劳民伤财;②三征高丽,穷兵黩武;③徭役繁重,严刑峻法。

2、李唐代隋:

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在长安称帝网建立唐朝。随后,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六据势力,统一全国。

元广限点软c0b3学c186途4564有35a13cdf得司方科技-件b2b0西东ab31慧点升根西公368c优网 二、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

(一)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26年,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世民继帝位,其统治时期政治开明史称“贞观之治”。

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革新政治。

文教方面: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

(2)武周政治:女皇武则天统治时期,唐高宗皇后武则天于高宗死后不久,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其统治时期史称“武周政治”。

经济方面:继续推行均田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文教方面: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创殿试,开武举,广泛罗致人才。

交通发达:使中原与边疆往来密切,这促进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武周政权结束后不久,唐高宗之孙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其统治前期达到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经济方面: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

政治方面: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宗教方面:限制佛教。

军事方面:实行募兵制。

文教方面:大兴文治、发展科举。

(二)大唐盛世的民族关系

(1)特点:以通婚、和亲方式促进民族融合,以议代战。

(2)原因:

1北方和西南等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开发了祖国边疆地区。

2交通发达使中原与边疆往来密切,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3唐朝前期的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对羁縻府州区加强管理。

(3)基本概况:

1、唐与突厥

①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统一我国西北地区。隋朝初年分裂为东西突厥。

②东突厥,隋末中原动乱,东突厥南侵,贞观初期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瘭东突厥灭亡。唐太宗设立都督府管辖。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西突厥,640年,唐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佴设置安西都护府,唐高宗时阳灭亡西突厥。武则天时,设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2、唐与回纥

①7世纪初,回纥生活在色楞格河一带,受空厥统治。

②东突厥灭亡后8回纥南移8归附唐朝。

③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

-件b2b0西软c0b3a292径技途4564司方广升根西元科优方有35a13cdf得学c186东ab31限点9a63慧点网公368c

④唐玄宗时期,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⑤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

⑥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为回鹘。

⑦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

3、唐与吐蕃

①吐蕃是我国藏族祖先建立的民族政权。

②7世纪前期网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③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

④9世纪唐与吐蕃“长庆会盟”。

4、唐与靺鞨

①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区以渔牧为生。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六大起来。

②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③唐玄宗时期,封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此,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4)历史影响: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一)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1)安史之乱

1、概况: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兵15万,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代宗广德元年876,安史之乱结束。

2、原因:

A.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趋于腐败。

B.军事举措失当,外重内轻,节度使的设置,军备废弛,募兵制的实行。

3、影响: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唐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

①安史之乱使大量北民南迁,一方面破坏了北方经济,另一方面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②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参加平叛的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③安史之乱导致边防空虚刚少数民族政权趁机侵扰,边疆频频告急。

(2)藩镇割据

1、藩镇的形成:①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设节度使加强边防。②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增设节度使。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但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实为割据势力。

科广西软c0b3a292径元4dac限点9a63件b2b0西4d80的途4564网是ae0c慧点秀司方2de1公368cadbf有35a13cdf得升根西-学c186技优方东ab31

2、藩镇的权力:

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

经济上:拥有财权;

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

3、藩镇的类型: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可以分为割据型藩镇、防御型藩镇、御边型藩镇、财源型藩镇等四个类型,而真正的割据势力只是割据型藩镇。

4、藩镇的影响: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唐朝后期延续了100多年,藩镇之间、藩镇和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二)唐朝覆亡与五代十国

1、唐朝覆亡

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884年的黄巢起义,使唐王朝的统治陷于土崩瓦解。

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唐王朝灭亡。

2、五代十国:自907年唐朝灭亡后的半个多世纪网南北方出现了十余个割据政权。北方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

来源:1系学科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