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天津卷(地理)-荒漠化类型

2023年03月15日 浏览:
2022年高考天津卷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深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左图为1990~2019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2000~2020年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0. 据图分析,关于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土壤侵蚀强度减弱

B. 气候变化导致各等级的土壤侵蚀面积均减少

C. 受到重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无显著变化

D. 1990~1999年间土壤侵蚀治理成效最为明显

11. 据图推断,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主要措施是( )

A. 矿区生态修复 B. 退耕还林还草

C. 沙漠裸地农垦 D. 生活环境治理

【答案】10. A 11. B

升广科893f网c87d4096秀学得优4d90术的慧软93a9限术途上司有公元3359件7cde技点-4ec946d8东

【解析】

【10题详解】

读右图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可知,当地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等,将大量农业生产用地和沙漠裸地转化为了生态建设用地,故主要是由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土壤侵蚀强度减弱,A正确;30年间,黄河流域地区的气候变化不明显,不会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土壤侵蚀面积减少明显,B错误;读图可知,30年来,黄河流域受到重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均显著下降,其中1999~2010年土壤侵蚀面积下降最多,治理成效最为明显,C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读右图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可知,当地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等,将大量农业生产用地和沙漠裸地转化为了生态建设用地,故退耕还林还草使得当地土壤抗侵蚀能力增强,土壤侵蚀强度减弱,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B正确;结合右图可知,30年来矿区生产面积和城乡生活用地在增多,但材料未体现出当地的矿区生态修复和生活环境的治理工作,且两者对于当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侵蚀针对性不强,故不是其生态建设的最主要措施,AD排除;沙漠裸地农垦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C错误。故选B。

【点睛】荒漠化类型:包括土地沙漠化(三北)、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次生盐渍化(西北干旱灌溉区和华北半湿润区)等。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干旱(提供了风、沙条件)、气候变异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有司途上升元3359软93a9限术东优4d90术的智件7cde慧科893f公b2a4网c87d4096秀技点-4ec946d8广036528d3学得

编辑:小徐